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饮食营养

半岛体育安徽合肥:“爱心妈妈”让孤残儿童有了家

  半岛体育人民网合肥5月31日电(记者 赵越)临近中午,50岁的郑勇准备好午饭,等待5个孩子放学回来。“妈妈”“妈妈”……听到一声声妈妈,郑勇心里乐开了花。

  “吃饭前要洗手哦”“多吃点蔬菜”……一家人团坐一起,饭桌上其乐融融。这看起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但孩子们略显笨拙的吃饭姿势,门前贴着的口服给药方法注意事项都表明这是一个有些特殊的家庭。

  郑勇的“家”位于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阳光家园”,2009年2月,她与丈夫史德义一起来到这里组建了一个“爱心家庭”,承担了养育5个孤残儿童的责任。

  三室两厅的房子里,墙上挂着全家福和许多孩子们欢乐的瞬间,客厅摆放着各种玩具和书籍,一盆盆绿植也被养护得生机勃发。电视柜上,整齐地摆着5个孩子的成长档案记录册。

  “阳光家园”里的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或智力缺陷,照顾好他们并非易事。“每个小孩情况都不一样,需要时刻在身边看护,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饮食起居,陪伴孩子的周末时光,还需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掌握一定的护理和康复技能,并时时留心孩子疾病复发等意外状况。”郑勇说。

  小荷是郑勇照料的孩子之一。2013年,3岁的她来到儿童福利院,由于疾病原因,右侧肢体行动有障碍,右手几乎没有抓握能力。为了帮助小荷锻炼自理能力,郑勇和丈夫反复翻阅资料、请教院内专业康复训练师,为小荷量身定制了一套康复训练计划。每天晚上,郑勇都要帮助小荷按摩,做康复锻炼,保持关节和肌肉的屈伸性及活动能力。一年多后,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小荷学会自己端杯喝水、喝奶、吃饭,自己穿鞋、穿袜子……

  郑勇“家”楼上,是“爱心妈妈”“中国好人”臧丽苹的“家”。她养育的其中一个孩子阿思从小患重度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照顾好阿思,臧丽苹经常与院卫生所医生沟通她的生活情况、护理和用药注意事项。

  阿思需要长期服药,臧丽萍就在手机上设置闹钟,在备忘录里写下调换药品的时间和计量,确保用药精准和治疗效果。有次阿思生病住院,当儿童医院的医师看到臧丽萍给孩子准备的住院用品时不禁赞叹:“这位妈妈太细心了,准备的物品不仅一应俱全,而且全部都分类整理好,我们护士都需要跟这位妈妈学习。”

  为了让孤残儿童感受“家”的温暖,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半岛体育,2001年11月,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在全国首创机构形态下的双亲家庭养育模式——“阳光村”,2009年,又进一步发展成为“阳光家园”类家庭养育模式。如今,在“阳光家园”,13户普通而又特殊的家庭为65名孤残儿童提供了家的温暖。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阳光家园”的“爸爸妈妈”大多在40岁—55岁之间,子女都已毕业工作。福利院提供包括住房、房内设施、孩子的教育康复场所等硬件设施,提供孩子的生活经费,包括伙食、医疗、教育和服装等费用,同时,安排一名项目顾问,负责各个家庭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妈妈”负责全天候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爸爸”则可以外出工作。

  “阳光家园”给孤残儿童营造了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孩子们不仅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和照顾,也在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中学会了彼此关心和帮助,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阳光家园”已经养育了300余名孤残儿童,其中80余名儿童顺利就读社会学校。3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打开进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大门。

  记者从合肥市儿童福利院获悉,目前,“阳光家园”正在招募爱心“爸妈”。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和爱人也有志于加入“阳光家园”,为守护孤残儿童付出一份力量,请拨打,向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阳光家园”项目负责人罗女士咨询。

  “是那一声声‘妈妈’,已经成了一生的牵挂,不是孩子们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他们了。”郑勇和臧丽苹不约而同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