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饮食营养

古代几岁是儿童?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那么,古代儿童年龄一般多大?在古代,与现代“儿童”“少年”比较接近的词语并不少,但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童子”,这是经古代官方认可的未成年人名词半岛体育。古人也习惯使用之,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不只一处出现“童子”。

  《国风·芄兰》一诗即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用金启华译注《诗经全译》中的译文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萝藦的枝儿软又软,小孩儿佩着牙锥啊。”这里的童子有多大呢?《诗经》里没有说。

  据宋朝经学大师朱嘉释证:“觿,锥也。以象牙为之,所以解结。”佩觿是一种成人风俗,照此说来,这里的“童子”应该成年了,实际不是,还是小孩子。《诗经今注》作者、已故当代先秦文化史研究专家高亨认为,《芄兰》诗中的“童子”应该是“约十二三岁的儿童”,此诗是一个成年女子对嫁给未成年人表达不满。

  高亨的“约十二三岁”仅是一家之言,古代童子年龄一般都是多大?从历代“童科”考试规定来看,并不统一。

  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八》(卷三十五)“童科”条,童科早在西汉已出现了,通过童科的孩子被称为“童子郎”,童子郎多是“神童”,可以授官,得相应的俸禄。《文献通考》共列出8名童子,除1名没明示年龄外,其他7人均有:12岁4人,13岁1人,15岁1人,16岁1人,可见汉代的童子年龄在16岁以下,一般在12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相当于现代的“少年”。

  到了唐朝时,科举考试正式设“童子科”,童子年龄的界定更明。《书·选举志上》称,“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这个年龄杠子,比汉代要低许,如果依此标准,《文献通考》所记载的8名童子,均无资格参加唐朝童子科考试。而宋朝,童子的年龄又有变化,提高到了15岁,据《宋史·选举志二》:“凡童子,十五岁以下。”

  科举制度中有关童子的年龄界定,并不是古代“未成年人”的标准。那么古代未成年人是怎么划分的?这里又比较复杂,仅从风俗上来说,就有“儒家标准”和“坊间标准”的区别,男性与女性未成年的标准也不同,贵族与平民之间也存差异。

  儒家标准的未成年人标准相对清楚,见于《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意思是,从出生到10岁是“幼年”,适宜学习,称10岁孩子为“幼学之年”;长到20岁叫“弱年”,应该束发加冠了,此年龄段叫“弱冠之年”。

  从《礼记》规定来看,10年以下的幼年,相当于现代少儿阶段;20岁则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线岁以下都是未成年,比现在18岁以下要高出2岁。到20岁即成年,要行“冠礼”。

  冠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早期相当隆重,家人、亲友、乡村长老都要参加的。冠礼是给男性的,女性成年礼仪叫“笄礼”。《礼记·内则》称:“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意思是半岛体育,女性15岁举行笄礼,20岁可以嫁人半岛体育,15岁大的女孩子因此被称为“及(开)笄之年”。

  可见,在古代15岁以下女性是未成年人,到15岁就是成年人,与男性相比,古代女性提前5年成人。事实上,这一标准并没有被严格遵守,如女性15岁时没许嫁(定婚),笄礼就要推迟至20岁时举行,如此女性就与男性一样,应该都是20岁成年。

  有意思的是,古代民间还喜欢以是否结婚,来划分未成年与成年。据《周礼·地官》“媒氏”条:“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如果依此标准来说,男子在30岁前、女子在20岁前都可视为未成年人,结婚了才成人。如果一辈子不结婚,到死都是个“孩子”。(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