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性格培养

半岛体育大学生自我表露现状和变迁【6】

  半岛体育研究发现,2009级至2012级的大学生状态回复条数没有明显的差别,基本持平。小范围数据显示,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的每条状态的平均回复数稍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在结合实际的自我表露的内容之后发现,大一新生的状态多因为经历相似而能够引发共鸣;而大四学生因为观点深度或者个人信息表露充分,引发的评论比较多(比如,一位毕业生关于找工作时的吐槽得到了100多次引用和超过300条评论)。

  在实际使用状态的内容上,描述性自我表露和评论性自我表露的差异也并不大,其中细微差别显示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使用描述性自我表露,而低年级学生习惯评论性自我表露。自我表露的正负面倾向也基本持平。

  有研究显示[ 李林英,陈会昌: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年第3期, 第61页],有七个自我表露的主要话题,按程度排列从高到低依次为:兴趣爱好、工作学习、观点态度、情感、健康、个性、经济。在研究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状态后发现,兴趣爱好、学习、个性等内容在描述性自我表露中占主要部分,而观点态度在评论性自我表露上占主体。

  人人网与其他SNS的最大差别是,人人网作为大学生的社群聚集地,因为大部分人的经历相似,所以内容大同小异,表露的重点也相对集中。相关研究指出[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M]. 夏铸九半岛体育、王志弘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28页],虚拟社群不见得要与实质社群相对立,两者乃是社群的不同形式,群体身份认同是首要的组织原则。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表露也例证了这一点,因为大学生群体属于集体身份认同度比较高的群体,而事实证明他们的自我表露也的确更像是传统“强关系”的进一步深化,线上的空间是线下空间社群的延伸。

  在对自我表露的主体性进行深度研究时,发现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女大学生有更多“小群体”现象,在群体内相互促进自我表露,而男性更多主动披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且大部分的自我表露内容有明确的主体性。自我表露的“主体性”特征在人人网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证。

  自我表露的个人性在人人网上也得到了充分验证。相比而言,男性更喜欢发表观点,试图营造“知识渊博、成熟理性”的镜中我状态;而女性更喜欢塑造“美丽可爱、内外兼修”的形象特征。但是,关于男女差异的研究不应该过分着眼于其片面的差异而忽视了共性。

  自我表露的真诚性则成为一大被质疑的维度。在对大部分用户的访谈中发现,网络媒体中的很多信息不真实、夸大,并不真诚,他们将其归因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留存性。人人网没有将好友等级区分的设置使得任何一条状态原则上面向了所有好友,这样同样的信息发送给了关系强度不同的好友,造成了一些认知上的不均衡;其次,人人媒体的状态可查也让本来稍纵即逝的情绪留存了更久的时间和空间。

  总体而言,网络时代自我表露的条数从数量上比之从前更多、且可到达的范围更广;但网络平台的特有特征给其概念带来了冲击,特别在真诚性上。

  大学生使用自我表露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是大学生的自我形象管理方式;二是这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的纾解;三是这体现了网络时代自我表露的特征。

  从“镜中我”的传播学意义上来说,一切有选择的自我表露都是一种自我形象的有意管理方式。性别的差异更好地体现出了不同群体对于自身形象管理侧重点的不同。比如,女性更喜欢使用照片来进行自我形象的管理,而男性使用照片的比例则低很多,因为男性认为使用照片这一方式本身显得“娘”。所以在进行自我形象预期评估阶段,有主动排除和刻意选择的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纾解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写作这篇论文的时候,惊闻人大和北师范相继有学生跳楼的信息,不免唏嘘。如果网络信息管理得当,完全可以充当“心理垃圾桶”的效果。比如,之前学者的研究[ 李林英: 对大学生自我表露认识的访谈分析.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年12月, 第6期, 第25页]显示,在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访谈中,大学生自己选择的自我表露几大功能体现在:建立自信、解决问题、心理调节、表露心境、增进关系等。当然,自我表露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比如,暴露缺点、不良特质、个人机密、影响关系等。总体而言,学者提出了自我表露中应当注意的几大原则,比如适度原则、互惠原则、渐进原则、后果评价、具体原则。这几个原则是指导进行自我表露的比较理性的方式,可以遵循。而且,学者发现[ Pennebaker J W. Hoever, C W, Inhibition and cognition: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rauma and disease. [M] Consciousness and self regulation, 1986, VOL 4, 107-136],适度的自我表露可以使得一个人更加健康。因为,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创伤性事件,而因为没人分享可能会导致这些事件的进一步压抑健康。所以,那些主动讨论自身问题的人,会比那些将问题深埋心里的人更加健康。另有一些相关研究证实自我表露在解除青少年孤独感方面也有深刻意义。

  在SNS媒体开始实名制的今天,未来的网络自我表露将走向何方?基于风险传播的视角,有学者指出[ 黄里明: 微博实名制后的自我表露意愿研究——基于使用者特性及感知风险视角, [J], 现代商业,2010年第10期,280页],学生会综合风险预期,进行一些必要范围内的筛检半岛体育。在访谈过程中,也有相当的学生指出自己发布传播不真诚自我表露内容的一大原因是为了避免可能带来的麻烦。这表明,大学生在进行表露过程中,已经存在一定网络风险的意识。而且,大学生群体作为对网络媒体使用娴熟的一代人,风险意识比其他人更高。这样,虽然违背了自我表露里的真诚性原则,但是,网络传播本身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学生们的选择正体现了网络平台的特点。

  李天一入少管所服刑俄罗斯制裁朝鲜青岛爆炸62人遇难四渡赤水红军小学大S宣布怀孕跳水神童戴利出柜NASA在月球种菜护士输错血型被刑拘台数万平房舍养蚊子加拿大捕中国间谍陶晶莹暗讽爸爸法退役士兵吃人案张艺谋 非婚生育NBA热火10连胜跳水明星戴利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