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性格培养

性格软弱没个半岛体育性胆子小犹豫没主见怎么改善呢?

  半岛体育-------2017-7-3原答案-----------------怎么办?正视自己,提高认知能力。去找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要被表象迷惑。正念。改变思维定式,提高认知能力。要有全局和总体思想。不要认为做了某一样事,或改变一个习惯就自信了。要像中医一样,全面调理,齐抓共管,才能事半功倍。扬长避短,尽量提高长处的优势,不足之处能改则改,能取得成功的人绝对是把强项发挥到淋漓尽致。接纳别人,接纳自己。多看别人的长处。

  正量。就是把一个好习惯保持。最后好习惯变成了潜意识。改变坏的习惯,不断练习强化70次以上就能改掉。当每一次进步,都要正面奖励自己,形成积极心理暗示。

  我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了,现在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并且在生活中也受过不少挫折,不断反思和剖析自己,一直没有把自己搞明白,读过很多书,包括道德经,易经这些,都没有让自己参透。2017年某一天在网上逛,突然被东坡夜奔的一段话击中,关于戾气的一段话,那种感觉犹如在一团乱麻中理清了头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然后结合历史、文化、文艺、世界发展等知识,从主观到客观,从外因到内因,终于解决了在思想上的一些顽疾,真正体会到了曹公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向东坡夜奔致敬!

  这个问题是我在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没想到引起了少部分人感触,然后系统又推荐了很多与性格有关的问题给我,零零碎碎答了一些,所有性格表现出来的问题有千万种,其根源都是,内心不

  ,外在表现出来就不流畅。很多同学所谓的性格问题都不是太大的毛病,很多同学急切的想学习的是术,想从操作层面解决不流畅的问题,很少有人想学道,解决内心不圆润的问题。我想表达的尽量是道的问题,我是知乎的受益者,也想把我的感悟分享出来,如果某一句话能影响某一个人,无限荣幸。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学者,只是一个自我治愈的患者,不奢望大家都来认同我的观点,毕竟视野和经验有局限性,希望受众是农村出来的,父母不太恩爱,物质匮乏,爱匮乏,父母情商低,而自己又进了城,但不能过得十分流畅的人。之所以要定义范围,因为出身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不同,我们有些需要克服和反复练习后才能掌握的为人处事要领,高阶位的同学天生就会,这就是差距。当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发现巨大的差距,就会有无限的困惑,终不得法,苦闷,逃避,怨天尤人,一辈子得过且过。

  最早我看过卡耐基的书,又读过很多鸡汤文,少年时喜欢读者,读过三毛全集,龙应台的,还有傅雷家书,还读刘墉系列,还有林清玄,以及一些经典经史子集。我只变得更加文艺了些,但性格和心智没有得到健全和成熟。去年终于明白,内心有刺,就算在刺上敷了一层又一层的蜜,还是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现在要作一个手术,就是把内心的这根刺取出来,让内心圆润。真正实现性格的重塑,不管是登堂入室,还是游走江湖,不管是富贵贫穷,还靓丽丑陋,我们都能开开心心,踏踏实实过完自己的快乐一生,生命本没有意义,把自己搞懂了,生命就有了意义。

  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原谅,自我接纳,自我激励。不断递进,不断强化,不断演绎。

  就是内心有刺,这根刺就是戾气和怨气。戾气就是对人的误解,怨气就是对社会的误解。(道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语言、表情、行为、姿态的不得体,不得当,不连贯,不周密,不深刻,不舒服,不顺眼,不顺心。涩、滞、苦。(术的问题)

  所谓舒适区,就安全感最强,舒适度最高,放松最彻底的地方。人之初,子宫最舒适,后来觉得床最舒适,现在大部分人最舒适的是在床上玩手机。还有一个同学说愿意永远留在文学的世界不出来。都是对舒适区的眷恋和不舍。每天如果有大量时间待在舒适区(每个人的舒适区不相同),就会越来越不理会现实社会。因为贪恋舒适区的甜头,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会直接取目的,不会精挑细选,不理会售货员的推荐,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快点办完这件事,尽早进入舒适区,在这样一种内驱力下,对来回路上的风景无视,对周遭的互动无视,不会微笑,不会搭讪,不会寒暄,心中只有舒适区,如果完成一个任务本应进入舒适区的,又被加了个任务,进入舒适区的进程延迟,就会生气冒火,发脾气,其根本原因是大脑没有及时得到奖励(舒适区)。久而久之,专注力会下降,做事是应付,不是用心在做,不喜欢连续做事,喜欢做完一件事,进入舒适区,再做一件事,再进入舒适区,最后发现效率不高,质量不高,自己心情不好,别人心情也不好。要摆脱对舒适区的过分依赖,同时要经得起诱惑。现在,开始关注路上风景,在电梯里逗别人家的小孩,关心周边的人和事了。

  人是动物,动物的本能基因是留在我们体内的。遭遇敌人或感觉到受到了伤害时,有两个选择,战斗或逃跑。比如当老婆大声呵斥我,以前就是马上怼回去,干架。比如我妈骂我爸时,我爸从不开腔,实在受不了就出门抽支烟,这是逃跑。比如,年轻人工作遭遇挫折,要么与领导交恶(战斗),要么心灰意冷(逃避)。比如谈恋爱,有三者插足,要么与第三者死磕到底(战斗),要么放弃喝闷酒(逃跑)。其实人是最简单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但还有第三种选择。

  我爱人现在吼我,会让她发脾气,笑嘻嘻的分析问题,给她台阶,也给自己台阶,事后我也不计较。工作受挫,千万不能得罪领导同事,也不能逃跑,要面对,想办法改进和提高,遇实际问题解决问题。谈恋爱受伤,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只感觉是面子挂不住,也不轻易放弃。任何东西都有缓和的余地的,千万不要选择战斗和逃跑,这样就不会把路堵死,路不堵死,任何事都有机会。感觉受伤害时,很容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就是逃避,当心中升起这个念头时,一定要控制。

  有好几位年轻人向我诉说自己的迷茫和无力感?明明知道这种状态不好,却又不知怎么改变。

  武志红老师说,幼稚的人讲情怀,成熟的人讲利益。我们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世界都是被别人包装好后愿意给我们看的。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管是商界大佬还是我们身边过得风生水起的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逐利。

  因为你没有对金钱的渴望,没有对利益的追逐,所以漫无目的,漫无目的的人更容易幻想和空想,更容易陷入不劳而获的泥潭。要建立务实,实干获得激励和成就感的积极机制,在做事中获得肯定,获得能量,激励自己通过劳动和实事取得正当利益。学会自私自利,学会斤斤计较,学会占小便宜,学会从身边实际生活中去体验金钱和物质带给自己的欢喜和快乐。去花言巧语讨女孩子喜欢,放开手脚克服恐惧,拥抱生活,去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和获得力量,试着去讨好父母,获得父母的赞誉。

  很多人从小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君子风范,以道德自居,很多人看上去公正无私,遵纪守法,勤勉正派,不齿于小人和鸡贼行径,但自己的日子就是过得毫无滋味。当你开始用利益的思维去办事,去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小利后,自然就会强化自己逐利的行为,要敢于做一个逐利的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你有财富后讲究品味和情怀才更有价值。

  很多漫无目的人不仅在金钱方面渴望成为暴发户,而且还想在文艺上成为爆发户。而人生,更多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要相信行动的力量。

  我坚持跑步一年多后,能跑完半马,并且冬天不穿厚的秋裤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去年开始写原创公众号,一年不到,开通了打赏功能,这些过去只敢空想的事情最终变为现实靠的是行动,和立马行动。

  再多说点,每个人都是从傻白甜走过来的,都被别人当韭菜过,当枪使过。利益思维是自己通过学习比较,积累阅历得出的观点之一,与我说的戾气怨气,内心圆润饱满,人的根本动力是对权利的崇拜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等等观点都是自己原创(肯定不是纯原创),苦于自己知识体系狭窄和表达能力,不能很好的把这些东西系统的阐述清楚,但是还是想努力表达输出,希望对每一个混沌的人有所警醒。

  我不希望带有优越感的说教,同时我觉得不要去向失败者学习经验,但是成功的人又不可能把自己真正成功的因素仙女散花般洒给众人,所以我做为一个不太成功的人,简单的陈述一二,自己权衡舍取。

  很多道理都是可以从经史子集里面找到对应的答案。这里更多的偏向于说到枝枝叶叶。一个人一定要有大格局大利益大全局思维,比如当前最热的罗志祥多人运动问题,大格局思维的人,就会想到我们的金融系统,或者每一行业系统都有或明或暗的规则,这些规则不是外人能掌握的。能攫取利益的人就是少数常握和熟练运用规则的人。

  人的强大,本质上通过掠夺强大的,利益思维就是攫取利益的驱动力。利益思维不是简单的金钱至上,也不简单的金钱交易。

  利益思维,就是为自己能带来好处的思维,目的性极强,执行标准的iso,正向推动自己言行举止的潜意识驱动力。如果你没有这种思维,你可能当不了一个小组长,就算当上了,也可能当不好。检验利益思维的两个标准,就是攫取利益和分配利益的能力。

  攫取利益,表现在对待长辈,领导,老师,名人等能对我们切身利益产生影响的人的态度,谦虚,关心,关爱,热情,主动,乖顺。另外一种低配版攫取利益,就是占小便宜。

  分配利益,表现对待同事,客户,子女,晚辈,学生等我们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这些人。分配利益就是分配蛋糕,一个会分蛋糕的人,才能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更加圆润熨帖,大方,大爱,博爱,热情,主动,利他。人的一生很短暂,大家都很忙,要把有限的精力回馈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和事上面。

  利益思维是一种主动思维,不是被动思维,有目的性极强的言行。这些言行,看上去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但对于高手来说就是草灰蛇线,伏笔万里,一切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是见到领导了就露骨的马屁,见到有好事情了就去权钱交易。人都是感情动物,以感情培养为主。下围棋一般,慢慢围,慢慢实现自己的目的。然而大多数人,说话做事没有深意,典型的随遇而安,信马由缰,跟着感觉走。

  利益思维是我们搞好家庭关系,团结同事,乃至于撩妹撩汉都是大有裨益的。当好一个班干部也要利益思维才行。攫取利益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一个人要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是基于这个人很强大很有能力的基础上才行。有钱的人,高官难道不配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食不果腹,家徒四壁的就一定道德高尚?前者才会对社会的贡献影响大。

  比如很多工作,你一次性就做好了,没人知道你做了这项工作。但是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学会挑刺,然后打电话给别人暗示给他把这点小错误纠正了。市恩贾义就是典型的利益思维。

  比如领导爱好我都爱好,领导喜欢的东西我都喜欢。一定要多从领导身上找共同点,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和领导同步。这就是利益思维。

  比如别人帮我们一点小忙,一定要懂得感谢,请客送礼,吃吃喝喝。这就是利益思维。

  一说到请客送礼,吃吃喝喝,庆吊往还就庸俗了。但是真正能把这三样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都是人中龙凤。看似简单的东西,含着大学问。这个按下不提。

  总之,利益思维是一种能直接或间接给我们名利带来好处的思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是一种立杆见效推动我们向利益出发的动力。积小利为大利,勿以利小而不集。你只有勉强把一家老小吃喝拉撒,读书就医等安排妥当才有资格谈理想,谈人生。

  还是那句话送给大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你有财富和地位后讲究品味和情怀才更有价值。谢谢大家,一起共勉。

  自己工作生活家庭工作都上了一个台阶,与其过多的羡慕别人,更应该感恩命运赐予自己的一切。感觉人到中年没有精力去完成充电和知识储备,只能强行输出了。

  这个第五点更多的是献给单身朋友的。食色性也,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性冲动有益种族繁衍,我们对那些生育能力强大的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男的壮硕高大威猛,女的),所以对美好的异性向往暗恋是正常的事。

  我想表达的是,在合适的年龄里,一定要具备喜欢关心爱护人的能力,能够和异性建立亲近亲密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会直接影响我们谈恋爱和经营婚姻。我从身体到身心都是晚熟者,晚婚晚育,所有的东西感觉都要慢一拍,都是后知后觉。当我们获取的爱少,爱的能力缺乏的情况下,对异性向往更多停留在意淫层面,都是通过幻想来填补,都是靠文艺作品电影电视来刺激分泌多巴胺,而他人是通过真实的互动产生分泌多巴胺。前者更容易物化美化理想中的异性,更容易肤浅的欣赏和喜欢外表美的异性,更容易以貌取人。

  于是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声色犬马,掠光浮影。以前我也追逐品牌衣服,追逐外在的东西,后来我认为一个人的气质不仅仅是穿衣体现的,一个人气质始于待人接物,学识阅历,终于担当责任人品。高一时我们班上的一个小帅哥,和一初三的妹子好上了,后来一起滚床单被房东发现闹得全校沸沸扬扬,同学迫于学校和女方家长压力,转到其他学校继续读书,那个初三的是个美女,后来不知所终。我们上高三时,帅哥又转回我班继续读书,我偶然发现他与我班的一个女生打得火热。当时我的价值和审美停留在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美即丑的阶段,我们班没美女,不知道为什么小帅哥还能对我班女生下得去手,后来我才明白,人家只是打怪升级,顺手刷个经验而已,可能小帅哥是空窗期。

  那些大龄青年,迟迟不愿下手刷经验,一直停留在意淫和幻想中得过且过,缺乏一个推动力让他们下定决心恋爱一场,很多人甚至没有真正进入过关系亲密期,只是相了无数次亲,看过几场电影吃过几次饭。好的男人和女人都在婚姻里面,优秀的人一直是抢手资源,优秀资源都是有限的,权力都是靠斗争和争取得来的,爱情婚姻不是靠等来的,所谓缘分都是一种最美的说辞。只要阶级相当,90%的男女在同层次中随便找个异性结婚,其结果和现在伴侣都差不多。一定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样你才能接受别人也个普通人。你等的那个人不一定会脚踏七色彩云出现的。什么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都是一种小资文艺自我麻醉

  为什么别人给介绍的异性都不是特别优秀,那是因为你在媒人眼里只值这个价。我们看不上别人有一部分原因就外貌形成的所谓感觉,最主要的是我们无法接纳他人,其实是无法接纳自己的平庸。只要不结婚,都有闲鱼翻身,乌鸡变凤凰的希望,无数的单身人都是靠这个美好的梦欺骗着自己。认清现实,认清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所有人都能清醒的。未来可期,但是未来也不可欺。

  只有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去撩汉撩妹,这是个技术活,要多花心思才追得上。就是权谋和心机。

  有些场景里,人能自卑到产生严重的生理反应。面红耳赤,呼吸粗重,窒息感,乃至身体软的像摊泥,挪不开脚。

  你痛恨自己,想过改变,看了不少励志视频,鸡汤书籍,当时信心满满,可没过几天,又变回原来老样子。

  其实没必要苛责自己,也不怪你。之所以无力改变,没法改变,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现在让我来说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后,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你,一定会知道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最最开始的源头,源于幼儿时期。那时的你,因为一件小事,例如不小心把水杯打翻了,正好赶上父母吵架正在气头上,愤怒的大人们闻声赶来。他们好像变了个人。扭曲的面部,拔高的音调,怨毒的眼神,粗暴的动作,直接把你吓哭了。个别父母还会动手。

  那是第一次直面伤害。小孩子嘛,不理解父母为何盛怒,但一定记住了伤害。身体像海绵一样,完整吸收了此次伤害,把它藏在深深的意识海里。这是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再遇到类似的场景,你的身体会自动预警,当即产生防御机制——我必须要做些什么,否则还会遭到伤害。

  幼童,身兼野性与好奇,一次伤害打击不算什么,他会继续在未知世界的边缘探索尝试。最初他的世界里,父母是最高的主宰,是神。他的探索,是测试父母的忍受边界,测试神的意志。

  当确定又惹出父母不高兴的麻烦事儿来,此时具备一定行为能力的他,会下意识地想方设法来逃避伤害,依次尝试哭泣、无师自通的撒谎、把错误推给别人(自私自利)等。这其实同样也在测试父母。

  如果哇哇大哭好使,父母赶忙哄劝,下次还用哭泣逃避惩罚。哭就能解决问题,最终会养成骄纵懦弱的性格。

  如果将错误推给别人就能躲过去,那自私自利不断强化,最终转变为带有攻击性的自私人格。

  现在他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但他又必须依附于父母才能生存。到底哪样事会赢得父母欢欣,哪样事会遭到父母责骂,不清楚。也许最好的办法是不做事,不活动,不折腾。他接着就去试了,没想到反而得到了父母及其亲戚朋友的交口称赞:这孩子真乖,省心,真懂事。

  孩子终于找到答案了。做,搞不好受伤。可不做,不仅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安全。不仅安全,最妙的是还有甜头吃。这种扭曲的反馈,造成自我扭曲的保护机制,深远影响。

  之后遇到事情,孩子会下意识按不露头、不作为的保护机制来行事,又一次得到安全的反馈后,他加深了认知——这样很安全,以后还这么办。

  可以看到,父母一手塑造了我们最早的认知模型,最早的行为模式。可见,父母的教育何等重要,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再往后,上学、工作、恋爱,你任何事情、任何行为的背后,你以为是经过了缜密逻辑思考后的行动。其实不是,那是你固有的认知系统来帮你做决定。

  色受想行识,人每分每秒都在接受事件、辨别、行动,形成认识。再色受想行识,再接受,再辨别,再行动,再认识。你的行动,不断强化你的认知。你的认知,又不断指导你的行为方式,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塑造成现在的你。

  这个模型半岛体育,其实就叫知行合一。也叫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既然行动可以改变认知,那我把原有的惯性行为一点点改过来,我的认知不就随之改变了吗?

  举例,你是个自卑懦弱的高中生,前排坐着你的女神。每次从她身边走过时,心里渴盼看她一眼,又担心对视时她会厌弃。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安全一点、不惹麻烦的好。于是你延续原来的老样子,不由地低下头,加快脚步,直到坐回位置。嗅着随之飘来的女神的香气,你又开始深深自卑,抱怨自己无能。可为什么邻桌的张三就敢调戏女神,从不担心女神会翻脸呢。你想不通。

  这样安全,那样会有麻烦,这种思考,其实是你事后追究为何会有如此行为,强行给自己的逻辑解释。

  你为何做出如此行动的真正原因,你并未察觉。那是电光火石间的起心动念,你从女神走过去的瞬间,无从判断,你潜意识里的认知,已经指领你又重复了一次惯性行为。

  就像你吃饭不想怎么使用筷子,上楼梯会先迈哪个脚,为何老爱舔酸奶盖,学会了游泳就不再忘记。

  这些下意识的行为,都来自我们养成的习惯。我们说每人习性不同。习性,通过学习、练习、做事得来的性情。父母不同,境遇不同,习性自有差别。所谓习性难驯,就是认知已经练习强化过千万遍,早已根深蒂固。

  习惯,你不觉察不改变,还会重复进行下去。就像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不受外力,物体会继续保持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回过头来想,为何会在女神面前自卑?这肯定来自过去的认知。自卑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越缺少越高调宣扬,一种是隐藏逃避。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示或者逃避,都是害怕失去。你是后一种。

  失去,是一种伤害。面对有可能出现的伤害,你的认知模型,潜意识马上告诉你该怎么办——别惹事,躲一躲。

  你从小就是这么干的。从小到大的历次经历,都在不停印证,不展示自己、不暴露自己挺好的,没有伤害,没有批评指责,没有窘迫难堪。很好很安全。

  你应该这样想,看她一眼,总归是有好处的。她若不厌弃,我下次还能看一眼,说不定还可以朝她笑一笑。人家厌弃,说明无缘,本来也是我得不到的人儿,至少我刚才有意识地突破、超越了自己,我在进步。

  类似的小事,每天不知发生多少。因为是小事,所以看起来微不足道。你选择不做,没什么。选择做,好像也没多大影响。小事特点嘛,做与不做,都很容易。

  现在开始,遇见的每一件小事,当觉察到马上要采取选择时,你能不能从以前的逃避,改为挺身而出?

  不要幻想一朝经历刻骨铭心的事件,可以让你焕然一新。也不要抱怨过去,一直追溯到还在吃奶时你父母的粗心大意,最终造就你现在的德性,那都没意义了。

  人家题主真心真意想咨询性格内向如何改善为外向,你看你们都回答些什么东西啊!那个目前最高票的答主,你贴一堆无关的歌,有毛用啊!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我明明非常自卑,价值感非常低,非常丧,哪有什么道德美化?

  但你的潜意识中回响的却是另一个你假装听不到的,让你感到满足的声音:“我是个无私奉献崇高道德的人。”

  这就是许多人自卑成瘾的原因,表面上我们因为自卑错过机会,遭受损失。但是在我们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份我们急需的自我认同感。

  后来慢慢地你逐渐认为满足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是可耻的。但是压抑欲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妈说我有个习惯,就是问我要不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如果我不要就会说不要,如果我想要,就不说话,她就知道我要了。

  害怕与人竞争,但是他强烈的自尊心又要求他不可输给任何人,所以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我不在乎。

  于是就变得无欲无求,就像闭关锁国一样,我不与你们接触,不跟你们竞争,我清高,我超然物外,我在我骄傲的精神世界里对外界不屑一顾

  但事实上,一切只是在自卑的窘境下被迫做出的选择。因为讨厌自己,所以对自己苛刻,所以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然后在道德美化的帮助下自卑成瘾,永远退缩,永远自我压抑,永远不敢走出那一步、

  (我曾经也试过,觉得很难理解。但通过实践你就能感觉到。当你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欢迎回来留言!)

  比如,外科医生来大大咧咧就不好,因为它会导致手术事故。但如果平时大大咧咧,可能对心理健康还有些好处。又比如胆小怕事的人当兵就不合适,但你找ta做会计出纳则会比较放心。还有很多人不喜欢自己性格敏感,觉得活得太累,但焉知你的敏感没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救过你的命?

  胆小这个属性往往伴随着细心、敏感、同理心强等其他属性;脾气急可能和认真、思维敏捷、完美主义是同一个基因的不同表达。

  你不能讨厌一个钟爱另一个,只保留“好”的删除掉“坏”的。它们是有你就有我、同一个package里的捆绑销售。

  所以,不要急着给自己的性格贴标签,也不要轻易讨厌自己的性格,更不要觉得自己就是性格有问题的人。

  性格其实有点像一个人的肤色,很难找到两个肤色完全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肤色不应该被看成“缺点”,而应该是你独一无二的特点。

  因为“缺陷”总得有个“非缺陷”作为对照吧?但什么样的性格算是没有“缺陷”?没人能说清。

  鸟鸟知道吧?她也一样胆小敏感,但她找到了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方式,你看她脱口秀说的多好!脱口秀改变她的性格了吗?并没有。她还是那个胆小弱弱的女生,可那又如何?找到了合适的领域,这样的性格就不是缺陷,反成了加分项。

  正因为没有什么”完美“的性格,所以谁也不要瞧不起谁,你更不要瞧不起自己。

  我们只是生命“材质”不同,但我们都向往成为一个会爱人和被人爱的人,对吗?

  在学习爱这方面,每种性格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挑战。不用羡慕别人比你乐观、自信,ta有ta要学的功课,不比你要学的轻松。

  因为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爱会涉及他人。两个人在一起,再“好”的性格也会有碰撞。但性格又像肤色一样难以改变,怎么办?

  这不是要改变性格,而是要找到这种性格的人可以爱下去的方式,就好比没有手的人为了活下去要学习用脚吃饭一样。

  你仍然易怒,但你学习了克制;你还是会软弱,但你哆哆嗦嗦地选择了勇敢,你粗心,但你把所有纪念日都设置了手机提醒;你大大咧咧,但你愿意相信对方抱怨时的委屈是真实的。

  爱的实践不是要你变成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在你一切的不完美中,你没有放弃寻找实践爱的途径。

  我当然知道你是不完美的,其实正因为你的不完美,你的胆怯、你的自大、你的自卑、你的骄傲,但你为了他人的益处所做出的克制、宽容、勇敢、和坚持,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爱。

  我之前的性格跟你不谋而合,就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开始发生改变的导火索是《跑男》里AngelaBaby的出现。虽然当时很多人黑她,但我还是觉得她性格很好,而且富有感染力。

  然后发生了一些变故……后来有一天,我梦到自己在过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那种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的梦中的生活。醒来后,我突然意识到,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多接触人,能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不要总是呆在自己的小世界,要经常走出去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有时候,说话是一门艺术,与人相处也是一门艺术。你现在的性格实在是太制约你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了,就相当于别人在汲取来自外界的能量时,你却在消耗着自己。总结:

  在保证人身安全和遵循个人道德的前提下,坦然选择你内心真正想做的事;(这可不是让你听听而已,而是要真正付诸行动。然后你会逐渐发现,事情没你想的那么触不可及,而后增加勇气的技能点。)2.不管在哪,无论在做什么,先要让自己心里舒坦,然后再尽可能让周围的人舒坦;

  5.别太过在意他人,也别太过在意自己。有时人家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就不要给人家安排剧本了;

  6.一辈子这么长,就算你希望能保持住现在你眼中如此不堪的自己,也是很难的。时间问题,阅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