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怎么培养自己的女儿?

  半岛体育不管你怎么培养,用什么招数,花多少钱,实际上对你女儿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些。

  不要说什么穷养富养了,这就像「酸儿辣女」猜性别一样不靠谱。我见过很糟糕的女孩子,从小被穷养富养的都有。但通常只有穷养的才被对上号。

  优秀的结果并不来自于她从小有多少物质生活,或者学了多少乐器,背了多少诗歌,培养了几分气质等等——从小受这些训练的长大一样可以糟糕: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傲慢无礼。

  如今的很多父母,尤其是新父母,很认真地养孩子:钢琴书法——报名了;幼儿园——最好的;奶粉——一定要国外的;补 DHA——一定要美国的(实际上美国孩子都不吃,这种补品只有不吃鱼肉的家庭才被推荐买)……you name it。

  可真相是,他们并不需要做那么多;而该做的,却没有做。比如,尊重配偶。什么叫做尊重配偶?不打不骂不冷战就是尊重配偶吗?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妻子比丈夫赚得多的时候,丈夫给予 100% 支持,并觉得十分光荣。

  千万不要把老一套的那种「女孩子要乖要听话将来找个好婆家」、「不要高过男人也不要强过男人」这种男权社会产物灌输给孩子——也许你还未感受到,但世界在变,而且会变得很快。

  父母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才是最好的人生教材。而且真的没什么必要把男孩女孩区别对待。他们将来的青春期荷尔蒙会替你做这份工作的。

  原本我的心只属于火华社社长和他的混血儿子(社长真真是个优秀的段子手哇)。再加上,我确实更喜欢男孩。

  可是几期《爸爸去哪儿》看下来,我这颗火热的心也要被Poppy夏天暖化了,立即被圈粉。铁血汉子胡军都在《天天向上》称赞“夏天是个名副其实的公主,但一点都没有公主病”!!

  相信,很多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希望把女儿培养成公主。可是这样一个没有公主病的公主才是大家理想中女儿的形象吧?

  夏天对外部世界都是爱意满满的,才会把自己床头那个摄影机当成好朋友,给摄影机跳舞、跟他对话,帮他取名字。

  夏克立表示,自从女儿出生后,自己除了工作就是陪女儿,而工作也是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父女两一起玩各种创意、扮演游戏,爸爸丝毫不担心愚蠢的行为出丑。

  那个把爸爸和孩子都关禁闭的小测试里,其他几对父子都多少出现了焦躁不安和没话讲的情况。只有小公主和她爸爸聊得很开心。

  节目开播前小花絮中,夏天把“Mother‘s Day ”翻译成“妈妈的天”。夏克立做的事并不是纠正,而是温柔地说:“这样翻译很棒!”

  夏家的亲吻铃铛应该也惊艳了所有人。在家只要有人摇铃铛,对方就要立刻去亲吻TA。

  夏天发烧不想吃饭,林永健教她“哧溜哧溜”吸面条。爸爸夏克立并没有当场拒绝,而是告诉她,这一次可以这么吃,但是回家后要安静吃饭。

  节目中的竞拍食物环节,小姑娘想要冰淇淋,但眼看价格越来越高,有些犹豫不决,甚至哭了起来。老爸夏克立不是一掷千金,而是告诉女儿:如果你想要,就可以叫更高的价格,并且告诉她这个决定可能出现的后果——晚上没有钱吃晚餐了。然后把决定权交给女儿。

  夏天是节目中唯一的女孩,但夏克立从来没跟女儿强调过这“唯一”的一点不同。相反,在妈妈黄嘉千的微博里,倒是经常强调女儿要“善良”,对身边的人,对小朋友,甚至对萌宠玩具。于是养出来的女孩,在艰苦的环境中,她没有骄傲自持,没有矫揉造作,遇到困难时,善良爱笑是她的魔法棒。

  孩子心里是有一个“储爱槽”。如果在父母教育那里得到的都是满满的爱,孩子就能健康积极地生活,有传递爱的能力。

  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是女儿需要的,但我还是慢慢地比从前有了更多的信心,这信心来自我对孩子有了更多耐心的倾听。

  昨天,陪孩子在阳光下跑完她预定的指标:6公里,回来的路上她兴致勃勃给我讲她刚看完的电影《魁拔3》,我其实未必都听进去了,但是不时点头,还问上两句。从操场往家走,她叽叽喳喳讲,我耐心地默默听,快到小区门口时,孩子说:妈妈,我好喜欢和你在一起啊,你总是愿意听我说话。

  在“怎样培养自己的女儿”上,我还线岁半,我们倒是犯了不少错,不过,她的成长总是让我想起自己,想起善于倾听的父亲是怎样培养我这个女儿的。

  一、爸爸对我始终信心满满我一直认为,父亲是教育高手。他是一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所以他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有信心。他来自一个开明的家庭,我们的祖辈来自江苏吴县,祖上出过进士,我的曾祖和祖父都是读书人,算是书香门第。这个开明的家庭,讲究的是男女平等,我父亲身体力行之,且不仅如此,还格外重视我这个女儿的教育。我想,这可能与他在我外公那里受到的冷遇有些关系。

  父亲英俊高大,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读书的任何阶段都是老师眼中的“王牌”,天资聪颖不说,也格外勤奋。这样一位家里人和同学朋友眼中才貌双全的人,却不被我外公待见。为毛?因为外公来自相对偏远落后的广西农村,那里重男轻女天经地义。我妈是长女,虽然也是家里唯一一位名校毕业生(其他几位姨妈和舅舅都因为文革而当了知青,成绩也都非常好的),但外公眼里只有唯一的儿子——我舅舅,我舅舅也的确聪明绝顶,他当年的高考成绩可以上清华,但因为外公是李宗仁部队下来的,所以政审不过关,只能就读某师范大学。

  我亲眼见过外公是如何在饭桌上专宠唯一的孙女,而对围绕着的外孙们视而不见。当时年龄小,也很少在外公身边,感受不到这种歧视带来的阴影,但这阴影却深深压在我妈妈和姨妈们的心上,更让我骄傲的爸爸时常怒不可遏。

  大概这种怒气,就部分甚至全部转化为对我这个女儿的格外爱护,甚至是宠得有点过头。但是这种宠爱并非物质上的。记得大三那年,我爸爸带我一个人去爬庐山,一行还有他的同事及家属,但他不愿意跟着大家慢慢走,而是一大早就带我找最难走的路去爬,一路上我看见零食走不动,他不动声色,置之不理,最多给我 几颗炒蚕豆,让我心里不知骂了他多少次“小气”。但因为不吃零食,所以每天爬山,到了吃饭的光景,我就狼吞虎咽,吃得特别香,但小吃货的我还是惦记着零食。(因此现在看到我女儿对零食的惦记,我一点也不恼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呀。)

  爸爸对我的宠爱表现在他对我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时,所持有的那股子耐心和信任,他似乎从来都相信我能做好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在我最感倒霉的时候半岛体育,他还是能看到我身上积极的一面。这让我感到,他是世界上最懂得欣赏我的人,这让我遇到任何挫折都不会觉得自己站不起来。

  大学因为闹专业情绪留级了,毕业时爸爸看出我情绪的低落,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你大学过得其实不错,你运动了很多,你还找到对象了。

  我爸爸酷爱锻炼,他在武汉大学读数学系时,不仅是班上的高才生,还保持了若干年撑杆跳记录,而且挑选了班上运动能力比他还突出的我妈当老婆。所以,我们家有爱锻炼的传统。我爸爸很看重我的运动能力,他见我在大学里不是长跑就是游泳,晒得黑黑的,就觉得挺好。这的确是我在大学里坚持的很好的一个习惯,每天不把自己折腾出一身汗是不会睡觉的。

  找到对象这件事,本来我也小有得意(见如何找到对的人谈恋爱?),但老爸这么一肯定,我顿时把这项成就放大了十倍,变得相当得意。

  带着这股自信而非沮丧,我进了第一家单位,当然也就不会垂头丧气,而是头抬得高高的。我爸知道这对我开始另一个人生阶段很重要,但他也就只说这么一句话,可是足够了。

  二、爸爸的安全教育接下来,工作相当轻闲,男友又在外地工作,业余时间闲得无聊,我开始练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都练)。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练拳,早出晚归,我妈都看不过去了,说我有时间也不陪父母,跑去练什么拳。我爸什么话都不讲,也不会抱怨我不去陪他,他自己忙着呢,不需要我陪。我爸既不担心我会影响工作,也不担心我会影响社会,总之他就是看着,不管。这样就过了三年,终于我自己有点烦了,觉得自己也练不成张三丰,热劲终于过去了,相处得很好的师兄也毕业离开了。意兴阑珊之际,我爸开腔了,说:你练拳是不是花的时间的确多了一点? 他真是够委婉的,于是,我借坡下驴,收了,改为每天只是自己比划大半个小时。

  然后我又策划了一次带拳友们去武当山的行动,当时自认为有一点功夫了,一路小跑着上了武当山金顶,我当时真是身体好啊,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恐高”(如今看到有恐高症的人,我都觉得是亲人),于是,率先在金顶最突出的那块石头上打坐,YY着黄蓉啊、小龙女啊之类的人物,拳友们不甘示弱,随后在这块石头上要么做金鸡独立,要么做形意拳的各种动作.....

  洗出照片来,给我爸爸看,爸爸皱眉,没夸我“英武”之类,他从不说这些虚词。半晌,他说话了:“你这是胡闹!要是那块石头有风化的部分,你和你的朋友们有生命危险,怎么办?”

  我一下子哑了,半晌没吭气,但我知道爸爸说的是对的。慢慢地,我开始冒冷汗,背脊发凉。

  爸爸没再多说什么,但他的语气、他的表情和他的话,深深刻在我心里。前不久,我们邻居一个孩子和我女儿及几个小伙伴一起跑到顶楼天台玩耍,搞了惊险一幕,那孩子也不恐高,所以他敢站在天台上没有护栏的地方张开双臂照相,只要稍微出点意外(比如突然飞来一只鸟或小虫子),就有可能让他惊慌失措,跌下高楼——这和我当年在金顶那块石头上打坐多么相似!我赶紧拉孩子们坐下,讲了自己当年的故事,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意想不到,孩子们听得小脸发白。也赶紧告诉了家长们,家长们听了都吓坏了,这才知道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多么不足。如今,我们成立了一个家长互助团,经常交流孩子教育的各种经验,包括安全教育。

  三、爸爸教我为别人着想工作后的某一天,我在小区里停放自行车,刚放好,爸爸下班回来,看到自行车,立刻发话:你这么停车多霸道啊,挡着别人的路!

  从此,我再也没有那样放过自行车。如今,我也教育我的女儿:自行车靠边放,别挡别人的道儿。

  其实小时候爸爸就教过我这一点。他带我去亲戚家吃饭,路上对我说:“我小时候到别人家吃饭,我都不会干坐着的,我会尽量帮别人做点事情,这样别人会更欢迎我。” 结果,我慢慢去了亲戚家之后,也就不好意思坐着,总会要么帮忙端端菜,要么帮忙洗碗倒垃圾,总会做点事情。如今,我用一模一样的方式教育女儿,在家要劳动,在外眼里也要有活儿。

  四、爸爸教我们学着闯关东某年冬天,爸爸让弟弟们去给菜场里大老远从安徽推着小车来武汉卖姜,住在简易帐篷里过冬的农民一家子送两罐熬好的猪油。他没让我去送,但对我说:你看,那么远跑过来就卖一车姜,可是人家那样也能生活。

  我结婚后,爸爸就让我搬出去自己租房住,我们一开始只能租学校附近农民的房子,爸爸不觉得我有多苦,我也没想着要抱怨。后来,我们又搬到一处爱人单位给分的平房,平房很是破旧,不光漏风,还有不少老鼠,所以我们前后养了两只猫。爸爸来看望我,和我一起看猫上树,没有一句同情我的话,他觉得我过得挺好。之后我们搬了六次家,才搬到现在的房子,爸爸都是一句话也没有,他远远地看着我们折腾着买这买那,从不插嘴,也不让妈妈过问。倒是真把我们给摔打出来了,我爸爸妈妈在高校的那些同事们,没几个舍得让宝贝女儿这般折腾的,都会想法设法让孩子能在高校里分到一小间房子,挨着他们住。

  我每次搬家都挺高兴的,因为每次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房子也越搬越好。再说,要不是住平房,哪有机会养猫和看猫练上树啊。何况平房我们也只住了一年就搬了。

  弟弟读研究生就开始创业,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来回出差为了省钱,有时直接睡在硬座车厢的座位下面,妈妈听了不落忍,我也唏嘘,爸爸却对我说:你弟弟连这样的事都能干,还有什么难得住他的?我一想,可不是嘛!日后弟弟一路奋斗,在硅谷扎下根再启创业,不也凭了这股子接地气的劲头?

  我爸爸妈妈,两个南方人,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就响应时代的号召,去了东北,在冰天雪地里奋斗,我4岁时随他们一起下放到东北农村,一呆就是4年。那样的日子对孩子来说只是快乐,可对父母来讲却是严峻的挑战。比起爸爸妈妈下放时住的低矮泥巴窝棚房,我住的所有房子都算是好房子,所以爸爸看着我的处境一言不发,他多半认为,他当年能扛过的,酷爱运动的女儿照样没问题。果然就是没问题。

  前几年播放电视剧《闯关东》,老妈给我打电话,说:你爸讲,当年是我们闯关东,现在是孩子们在闯关东!

  五、爸爸教我享受大风大浪我高中才学会游泳。爸爸有两年在国外工作,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步行去东湖学游泳,两个弟弟嬉笑着很快就学会了,唯独我胆小害羞,一直没学会,心里对两个弟弟羡慕得很,我妈妈没有爸爸那样善于体会我的心思,她也没有耐心教我,我就总是在水里站着,干看着别人游。爸爸给我写信,别的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他写:“....我知道这个暑假你最想学会游泳。” 他真是懂我的心思,就像我现在懂我女儿的心思(哈哈,请原谅俺的自夸)。

  爸爸回来了,不管弟弟,单独带着我去东湖。他把我往深水区一丢,自己往前面游,游到将近20米处有个歇脚的石墩子那里等我,我一下子里没了岸边的栏杆扶助,被丢到深水里,除了喝水还是喝水,这时就把我妈妈教过的要领想起来了,手忙脚乱扑腾,居然喝了一肚子水,也能扑腾20米赶到爸爸身边,刚想休息一下,又被他赶到水里扑腾......喝水......手忙脚乱.....挣扎.....不到一个礼拜,我学会了游泳,而我妈妈带我两个暑假我都没学会。

  学会了之后,我爸爸就开始带着我横渡东湖(他可是横渡过4次长江的老手),一开始看着那么宽阔的湖面我就发怵,对自己的体力有疑问,但我爸爸在身边,我怕啥,终于,一次次横渡了几百米,胆子越来越大。爸爸见我呼吸有些急促,嘱咐我要调整好呼吸,让呼吸均匀。

  那个暑假,我晒得和黑鱼似的,全身乌溜溜,但是无比快活。有一天,突然下起大雨,湖里只有我和爸爸,我的泳技已经不错,知道随波逐浪的好玩,结果那天我们在大风大浪里游泳,随着浪峰上上下下,一点也不害怕,快乐得不得了,成为一生难忘的记忆。从此,我爱上了游泳。大学里,因为泳技好,经常在泳池里戏弄不大会游泳的男生,把他们撞得稀里糊涂,然后迅速游走.....但这不是我最爱干的事儿,我最喜欢的,是早泳。我在成都的四川大学读书,川大6月-10月,泳池一直都开放,暑假我回家来游,但是开学能一直游到10月下旬,这很对我的胃口,因为没几个人能在成都的秋天里还坚持早泳,能坚持的都是强悍的家伙,男生居多。我喜欢在天还没亮时下到水里开始游的那种感觉,每天早上游上半小时,身边是或熟悉或不熟悉的男生女生,感觉在和强者扎堆儿,这种自豪感一直伴随着我,所以大学里我每年都坚持游泳好几个月,而且都是游早泳。

  若干年后,我的女儿在我的帮助下,早早就跟着一位好教练学会了游泳,加上我的严格要求,她的体能和泳技都相当好,我们带她到三亚的大海里踏浪,这小家伙像条小鱼似的,一会儿潜到水底,一会儿冒出来,不知几快活,我就会想起爸爸当年带我游泳的场景。

  爸爸现在75岁了,腰椎间盘突出挺严重,但他并没有因此就不再锻炼,这不,国庆长假,他还骑车天天去东湖游泳,我和他比,差得远呢,加油!

  六、爸爸教我学会分辨何为真实的美结婚那年,和爱人一起度蜜月,带些照片回来给爸爸看。我那时虽然都25岁了,但还相当幼稚,比如还会在门上贴一些不干胶,有猫咪的,还有林青霞的,爸爸看了也不说啥,由我贴。

  我给爸爸看蜜月照片时,说:唉,要是像林青霞那么漂亮就好了。一边说一边摆弄刚买的林青霞不干胶。爸爸开腔了:我觉得你比林青霞好看。

  我不敢相信这是爸爸的话,干瞪着他。他拿出我的一张蜜月照:我笑着站在漓江里。他说:你看,你这张就很好看,比林青霞好看。

  《红高粱》上映后,他兴冲冲和妈妈一起看了,回来对我说:巩俐很好看。后来巩俐离开张艺谋,嫁了,他说,你看,巩俐嫁了个那样的人,那个人不好看啊!

  我爸让我知道,他说的“好看”,和五官关系不大半岛体育。这有力地调整了我的审美观。如今,我女儿看人好不好看也不会以五官精致与否为标准,她对整容广告也基本免疫了。另外,女儿看林青霞年轻时的照片,也不认为有多美,她觉得林青霞不够有灵气。

  七、爸爸对我的关键选择从不干涉我们家三个孩子(我和两个弟弟)都是自由恋爱,父母没操半点心。但是姐弟三人仿佛约好了似的,都很晚才要孩子,全都是过了35岁才考虑此事,一个比一个晚。

  除了妈妈会唠叨此事之外,我爸爸对此从不发言。线岁那年,我忽然决定要考MBA,我妈不吭气儿,老公不满意,但我爸爸呢,他虽然没表示反对,但起初也没看出支持。我第一次因为信息不灵(复习教材都选错了),考砸了。决定继续考。

  有一天,爸爸妈妈从北京看望弟弟回来,爸爸拿出一卷纸,上面全是他做好的数学题——他给我买了一套清华出的MBA复习教材,把数学题全都做了。我至今珍藏着这卷纸,连同爸爸给我的所有信件、小纸条。这种无言的支持给了我巨大的鼓舞,我第二次考,成绩相当好。爸爸看着我的成绩单,笑了。

  可是考上后,我并没有坚持读完,因为我的生活有了变化,我开始考虑怀孕、调离工作岗位,一时间人的精力分散很厉害,丢卒保车,我决定放弃读MBA,尽管已经交了好几万的学费。爸爸只劝了我一次,说是不是可以考虑坚持,我说没办法,体力顾不过来,他就不说啥了。放弃就放弃了。

  之后,他对此也再无二话,他不会抱怨说:我都帮你做了这么多数学题,你居然不珍惜...balabalabala 不会,他绝不会说这些。他和我一样,做了就做了,放弃了就放弃了,不再纠结。

  实际上,爸爸对家里人的选择大都不会干涉,比如弟弟曾创业8年不成,他也没说啥担忧的话。他在家里对妈妈也很宽容,妈妈做啥他都极少干涉,他是个真正的自由派。他的约束主要用在自己身上。

  二十郎当岁时,自以为聪明过人,常常目高于顶。爸爸看着我的样子,也并不点拨。他曾经和我讨论过关于数学的问题,他认为就数学这件事来看,他的认识比我妈要深刻,虽然我妈是他同班同学。这句话被我误解为他认为我妈没他聪明。现在的我和妈妈混成了忘年闺蜜,每天都要煲电话粥。可年轻时的我和妈妈处处拧着来,所以心里边偏向着爸爸,反感着妈妈,经常把妈妈气得掉泪。

  妈妈在一些抽象的问题上的确思考不及爸爸深刻,但妈妈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可我当时成天看妈妈不顺眼,就想着挑妈妈的刺儿。

  有一天,我和爸爸聊起来,我用轻飘飘的口气谈论起妈妈处理一些事情的方式,爸爸警觉地说:哦,在你看来,妈妈很苕,是吧?(苕是武汉话,意思是笨)听着他的语气,我顿时脸红了。爸爸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的表情和语气,都表达了对我的不以为然。

  这之后不久,他主动和我谈起妈妈,谈到妈妈的善良。他自己时不时在叙述中用“苕”来形容妈妈,但他说出的“苕”明显带着对妈妈的爱意,带着对妈妈的宽容体谅和理解。是的,妈妈从小家境不及他,又来自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好些天性都被压制住了,幸好爸爸是这么宽容的个性,所以妈妈在爸爸身边从来不觉得压抑,总是快快活活,连她的“苕”也是这种幸福带来的副产品——她因为自己生活在幸运中而有时不大理解别人的不幸运。

  爸爸并没有说出“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这样的大道理,但他用他的言行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从此,我再也没在爸爸面前以不敬的口气谈论过妈妈。

  爸爸对人很宽容,但同时他也是骄傲的。他真正看得起的人并不多。但他并不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心中始终有他怀念和尊敬的人,这是他生命途中的明灯。他常和我谈起武汉大学他的那些关怀和帮助他的老师:齐民友、余家荣,谈起全国各地数学界的师长挚友们。我刚上大学,他就告诉我:我这辈子能做出一点事情,都靠朋友们帮忙,所以你读大学要注意交朋友。这话我听进去了,大学时代我交了不少朋友,各系各年级都有,男男女女。我也记住了做天下事要交天下朋友这个道理。

  但让爸爸最为尊敬和感念的,我觉得还是华中科技大学已故的前任校长黄树槐。黄校长在任时,爸爸是数学系系主任,校长支持基础学科建设,重视实事求是的作风,从不来虚的,都是真抓实干,那是父亲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经常天不亮,父亲就起来开始工作,那些年他忙得辛苦,忙得开心,忙得有希望有奔头,黄校长处处支持他抓学科建设抓师资队伍培养,爸爸经常出差开会,但脸色总是亮堂堂的。

  黄校长退任后,爸爸情绪低落了很久。我经常从爸爸的表情中读出“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苦闷。

  前年的某天,爸爸拿出一张报纸,眼中似乎含着泪,让我看这篇报道:42岁教授 追随恩师同葬一处(图)_网易新闻中心”在长乐园陵园,长眠着一对师生,老师是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黄树槐,学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青年教授陈立亮。被学生们称为“亮哥”的陈立亮英年早逝,令人唏嘘。昨天,春风习习,一群华科学子来到长乐园,祭奠这两位学界泰斗。

  陈立亮生于1969年,河南信阳人,28岁博士毕业,32岁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外铸造界享有盛誉的专家。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五四青年金质奖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两度获得“宝钢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安息在长乐园的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黄树槐是陈立亮的老师,也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陈立亮在弥留之际,表达了要追随恩师长眠长乐园的愿望。“

  我听出了爸爸内心对黄校长那难舍的爱戴,也是永恒的爱戴。我也慢慢知道了,人的一生多么需被有这样的明灯照亮,如果遇到了,务必万分珍惜。

  38岁要孩子,我担心顺产会疼,但其实我很想坚持顺产,爸爸一眼看出我的心思,说:其实疼也就那一下子吧,咬咬牙就过去了。很神奇,爸爸一说出来,我就觉得没啥不能坚持的。果然,我是顺产妈妈,我还母乳喂养。带着娃娃回到娘家坐月子,爸爸见我得意洋洋仿佛带着私有财产的样子,严肃地对我说:这个孩子,她是个独立的生命,你要好好记住这一点。

  等孩子快满月了,我累得精疲力尽,看着襁褓中的小小孩儿发愁。我爸爸又像当初我大学毕业时那会儿一样,看出我的沮丧,他举着娃娃说:看看,多好的娃娃,生得早不如生得好啊!

  ========= 看,这就是我的爸爸,他对我的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便我从8岁-15岁都没有天天生活在他身边——当时他们把我送回武汉的奶奶和大伯身边,大伯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拿我当独生子女看待,父母留在东北师大带着两个弟弟。可是我从没感觉到父爱离开过我,爸爸的心里总是装着我最在意的事情,他的话从来都很少,但是他总会说出我最想听的话,讲出我最需要的提醒。

  爸爸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这里的两个回答也提到一些:如何看待智商对学习理科的影响?(这里谈到爸爸对我学习数学的帮助)人长大后就一定要变得很功利很现实吗?(这里有爸爸对我工作和创业的当头棒喝)

  。这个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说,他把他的幸运传递给了他的孩子们。他从小是在家人的欣赏中长大的(虽然爷爷奶奶的家规也挺严,但他是爷爷奶奶最心爱的小儿子),日后又是老师眼中的骄子,同学和伴侣眼中的帅哥才子.....虽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我爷爷是国军),成年后受了一些压制,但他毕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盛年之际成为教授和博导,且能文能武,非文弱书生,因此,总体来看他的安全感是比较充足的,这也使得他看待我们这些儿女没有多少焦虑。大学阶段是我一生中最失意的阶段,但也是爸爸学术最有成果最自信的阶段。所以,他以极大的耐心包容了我的青春叛逆期。由此我想,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可能都需要努力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便出不了什么成果,也让自己在工作中的心情是快乐自信的,这样就会平和看待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把自己工作中的不顺心不如意迁怒到孩子身上。

  So,我最希望传给女儿的,也是这种特质——能欣赏自己,能欣赏他人,这样才会既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接纳这个世界。有了这个前提,很多事情就都变得好办了。

  我亲爸是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天生带一种浪漫主义色彩,是那种会在喝醉时拿出诗经朗读的人。对我的直接影响是我特别喜欢看书,从小就不喜欢在外和小伙伴疯玩,而是在特意为我准备的特大书桌边看书。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但是我能够去买最新一部的英文原版哈利波特。我还偷偷用一年攒下来的钱买过一个低端的天文望远镜,被我爸骂了好几天,但是我架起来看环形山的时候我爸又满脸开心地跟我一起看。

  我爸还教育我尽信书不如无书,一直让我要有怀疑的勇气,多思考。所以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大概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会不停跟我爸争吵,不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而是对某本书的看法,对新闻里某个事件的不同观点等等。那段时期我觉得是我爸最满足的一段时间,因为我每次和他争吵时都能感觉到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和开心。

  我爸还培养我要独立。我高中的时候去城里上学,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长带着手续,但是我是一个人拿着资料排队办理,然后我爸在后面一直盯着我。

  我爸大概是太过于浪漫,我现在看来很脱离现实世界。我爸几乎不让我接触柴米油盐或者人情世故。我从小都会默认每一个人都是好人,然后对每一个跟我交谈的人微笑。这也造成了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面对这个并不完美的社会各种受伤。

  然后,我爸过于爱我,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单独离开过家,我没有其他小朋友在外撒野的童年,几乎都是在书里度过,所以我很内向,不善言辞表达,到现在,我有时候都会挺害怕跟不熟的人说话。

  我爸一直鼓励我要辩证地看待世界,所以我们家一直默认了对待任何事情都对事不对人,有不同观点都会提出来,所以我爸会直接跟我爷爷争吵,我会直接跟我七大姑八大姨争吵,but,这些长辈们可不管我们这一套。因为我爸是家族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其他的亲戚都是老实的乡下人,他们想法和我们不一样。所以造成的矛盾,那家伙。。。这个毛病也被我带到了毕业。当然这也是我情商太低的表现。我经历了血淋淋的教训之后才慢慢改变,说话讲究方法,不是每个人都是我爸那样的会直接听我刺耳的批评。

  我继父是一个化工厂的车间主任,他年龄挺大了,比我妈还大十岁左右。他是一个非常。。。。非常。。。。老实的人。

  他经历了文革,他没有什么学历,所以靠着努力的工作态度进入国营的化工厂,一干就是一辈子。他的人生哲学是努力工作,老实生活。

  我继父要求所有的家务事孩子们都要主动参与。而且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还要对所有的长辈要有礼貌,不管那个长辈是个怎样的人。这段时间我慢慢走出了理想世界,开始接触到这个现实的世界,也学会稍微收敛自己,有技巧地跟每个人说话。虽然我心里是善意的,可是表达不恰当就会被对方曲解。

  我继父要求所有孩子在毕业后不能再用家里的钱。大概因为我是继女的原因,所以我还是在家里的帮补下交了第一季度的房租。我以前几乎没有在意过金钱的事儿,用钱几乎没有计划,经常会用完当月的生活费,但是家里都会在骂我几句后补上。现在我被迫慢慢改过来,作为一个穷人就不能超前消费,而且不能指望着家里能帮我一辈子,自己独立后就应该努力自己养活自己。

  我继父认为我看书买书是个坏习惯。我用钱没有计划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我会不停买书。继父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花费。

  我继父有两个孩子,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们都已经结婚生子事业有成,非常标准的人生。继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老老实实的学习,然后毕业后老老实实找一个安定的工作,然后工作一辈子。跳槽是一个他无法接受的事情。

  继父也很反对我旅行。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个人出去旅游了一个月,本来我想找家里要,但是继父和我妈都很反对,所以只给了我1000多块,我就自己兼职赚了一部分,凑了3000多块就瞒着家里出去了。跟很多人不一样,我不是追求一次心灵的远行,我只是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在书里的人,就是想见识下这个世界,长长见识。我不敢说这次旅行让我升华了,但是

  ,我亲爸和我继父都在不同的方向上走得有点过。而且请一定要理解她!要是父亲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女儿行为思想,她该有多痛苦!最后,我特别想告诉题主,请为了你的女儿保重自己的身体!我其实到现在都很难过,再没有一个人能像我亲爸那样理解我并且一直一直无条件的相信我了!

  刚回到家发现有收到评论和同意什么的,第一次写回答觉得好温暖。。。谢谢大家了,也接收批评修改了错别字什么哒~~~~

  由于只买一张票,我妈长期很自觉地从来不让我坐座位,而是把我抱在她腿上坐着。那时候,我妈喜欢指着车门口那个米尺对我说:“你啊,好好吃饭,等不久我们来坐车,就过线咯!”直到有一天,我上车后直直地站那个量尺前面。“你还不够的”我妈说。“够了够了”我背挺得笔直,很执拗。于是我妈对售票员说:“两张。”售票员看了一眼我们娘俩,再熟悉不过了,说:“这女娃子还不够线,不用买。”我记得那会妈妈看了我一眼,我正巴巴望着她,于是她回头对售票员说:“我女儿该有一张票呢。”我几乎是捧过那张车票的,然后把那张小小的纸放在脸上贴,放在嘴里吹,那么强烈地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人,通过一张车票,就被认可了,被尊重了。

  后来回忆起这事,总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时候家里穷,记忆中有好些时候妈妈为了省5毛钱的车费,会背着我走很久。可我问我妈为什么那次要给我买票的时候,她说:“不为什么啊,我的女儿难道还不值得买张票?我那一块钱可不只买到一张车票咧!”

  我妈是个很普通的四川女人,初中毕业,话不多,人温和坚韧。对我的教育,她从来没有讲过大道理,但就是这样的小事,总让我不能忘记。我也想像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