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怎么样教育孩子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半岛体育和小宝宝或幼儿当然还不能订立约定。你只能自己确定,应该改变什么,哪些事你想有另一种做法。请为自己回答下列问题,最好用笔写下来,正如三岁的赛巴斯提安的父母的做法。

  举例而言:赛巴斯提安一天会大哭大闹好几次。以他的年龄来说,这是不恰当的行为。这个行为必须改变。

  请先详细写下一周内孩子出现这令人不愉快的行为的频率是多少,每次持续多久,有多激烈。像这样:「赛巴斯提安这星期每天闹二到五次别扭。每次持续 10~30 分钟。」

  请记下从现在开始你会怎么做,只要孩子再有令人不愉快的行为。大致可以写成:「如果讲道理没有用的话,就选择暂停:只要赛巴斯提安赖在地上哭闹的话,就一语不发地离开房间。每隔三分钟到他身边,问他现在是否要停止哭闹。如果他哭着跟在我后面跑出来的话,就把他带进他房间里,并把门关上。站在门边看管他,好让他留在房间里。每隔三分钟就走进房间里,问他要不要和好,直到他冷静下来为止。」

  「当赛巴斯提安冷静下来时,就准许他回到我这里。接下来特别注意他的优点,赞美他并且鼓励他。可能的话,在平静一小段时间后,陪他一起玩个游戏。」

  继续写这份日志,才能清楚看出进步:「一周前开始实施这份计划。从那以后赛巴斯提安有三天完全没有闹别扭,有两天只闹了一下子,而在星期一和星期二分别激烈地持续闹了 30 分钟。」

  告诉某人你的计划,也许是孩子的奶奶或你的某位好友,也很适合与幼儿园的负责人或儿科医生分享。与别人讨论并且听一些相反的论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可以好好测试你是否真的完全相信你的计划。

  要有心理准备,这会很困难。每个正常的小孩开始都会抗拒父母改变他们逐渐喜爱上的习惯。这将是对你耐力的严厉考验,小孩子几乎总是比大人更有耐性。

  当你成功实践你的计划时,给自己一点儿奖励吧!这是值得自豪和大大夸奖的事!对你和孩子最棒的奖励当然就是,你们两人相处得更融洽。

  早的话,学龄前的孩子就可以主动参与,一同规划亲子间约定的内容。孩子本身的点子和建议越多,就越能遵守。如果孩子已经会写字,最好让他自己把协议好的内容写在纸上。最后父母和孩子都签名,保证会遵守约定。

  从八岁莎拉的例子可以看出如何和孩子一起作出一份这样的约定。莎拉的问题是每天为了作业而和父母争执。但是,碰到其他问题时也可以照这样做。

  一如前面叙述过有关自我控制的计划一样,请先观察这一情况一个星期,并将相关的情形提纲挈领地记录成一份日志。

  莎拉妈妈每天在莎拉作业写完后做这件事。她会记录:莎拉需要多长时间写作业?妈妈必须帮忙几次?发生争执的频率是多少?争执有多激烈?

  找孩子一起坐下来,好好冷静地讨论一切。多留一点儿时间做这件事。在讨论时不容打扰,与此事无关的兄弟姐妹不需要参与。

  莎拉妈妈挑选午饭后的时间。她对女儿说:「在你开始写作业之前,我必须和你谈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来,坐在我旁边。有一件事情让我们俩每天都在生彼此的气。这一定要有所改变。」

  先问孩子自己有没有什么主意。然后再告诉他,从你的观点来看问题是什么。莎拉和她妈妈之间的对话大致如下:

  妈妈:「你正好看出真正的问题所在。对作业这件事情我真的必须有别的做法,而你也是。」

  作为大学教师,同时作为幼儿家长,给了我一个站在教育终点来思考教育起点的机会。

  对照我现在所教学生的种种问题来反思幼儿教育,可以看出某些早期启蒙教育的端倪,有三点特别深刻的感触,想和大家分享。

  2014 年 9 月,我市某大学一男生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长跑项目中猝死,令人扼腕慨叹。年轻的生命还未真正开始就早早凋谢,对学校老师同学来说是重大损失,对其父母和家庭更是沉重的打击。

  事后,我们在对其家庭送去安慰的同时,除了讨论学校赔付责任、学工部门应对学生身体情况有更多了解、国家体能测试是否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参加等等,我们更应该追本穷源,讨论学生的身体素质。

  90 后大学生们普遍作息习惯不好,经常熬夜,而且只有少数学生有运动习惯,这可能都直接导致了他们每况愈下的身体素质。

  家里小朋友所在幼儿园,特色活动是幼儿篮球。初入园时,小朋友从未接触过篮球,但是在幼儿园接受到了正确的指导,进步迅速。现在已经能轻松连续拍球一百多个,还会了单手拍球、单脚拍球、双人拉手拍球等各种花样。

  据说之前幼儿园还请了专业幼儿篮球教练来每周给孩子们上一次课,但是一学期要额外收 198 元的费用。有家长不理解告到教育局,说幼儿园乱收费,导致这项活动不得不停止了。

  很多家长愿意在校外花动辄上千元找水平参差不齐的补习班,而不愿花区区 198 元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接受筛选过的优质专业教育,这一点,我表示非常不解。

  同事 X 老师的女儿,就读过屠呦呦曾就读过的效实中学,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研。 X 老师说女儿小时候, 其他什么辅导班都没报,因为身体比较弱,经常生病,就请了个体育家教。请附近大学体育专业的一个学生,每周来陪小朋友玩两个小时,什么都玩, 各种球类,跑步跳远游泳等等。

  体育家教陪小朋友玩了三年,在玩的过程中教会小朋友每项运动正确的运动姿势,以及基本的运动保护等等。

  X 老师说当时那么一点投入,现在想来,回报简直无穷大。因为一开始,女儿就学会了运动保护,所以这么多年运动过程中没有遭受过任何运动损伤。也因为一开始就学会了正确的姿势,女儿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就喜欢上了运动,养成了一直持续运动的习惯。

  只要想想每年有多少孩子因为运动而伤了膝盖跟腱等就知道运动保护这件事有多重要了;而正确的运动姿势,可以让你在更省力更不磨损身体情况下发挥更好,从而更喜欢运动。

  仅仅是运动保护和姿势正确这两件事,已经难能可贵,更别提她因为擅长运动在学校历年运动会上表现出色而得到过数不清的荣誉,这些荣誉极大地激发了其自信心和开朗健康性格的培养。

  更因为有运动习惯,她本科毕业那年去哈佛做交流生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融入进去,能共同进行一项运动的人,有着别人无法分享的共同话题。

  还有,她因为运动习惯带来的很少生病的好身体以及令其他女孩子艳羡不已的修长窈窕好身材。

  所以,你说 X 老师女儿在运动上算是有天赋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所谓 “有天赋” 就是孩子习得了正确的方法,在一件事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正面反馈,所以才会有更多动力坚持做这件事,如此而已。

  X 老师的女儿刚开始也是体弱多病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运动天赋,但是接受了正确的指导,在运动上接受到越来越多正面反馈,从而越来越发展出 “运动天赋”。

  如果只能让孩子培养一个习惯,那就培养运动习惯吧;如果只能帮孩子报一个辅导班,那就报一个运动方面的辅导班吧。

  军训结束,一位新生妈妈电话我,说儿子得了中耳炎,她从家里拿了膏药过来,让我这个新生班主任每天晚上去寝室帮她儿子贴上。

  首先,这真的有必要吗?一个大学生如果真的连贴膏药这件事都搞不定的话,那我真的不明白他是怎么考上大学的。其次,这位家长,您是真的把老师当保姆了吧?

  一个母亲来找心理医生,说自己的儿子特别依赖父母,都大学毕业了还什么都不做,每天在家里躺着。

  医生问她:“小时候,他第一次尝试系鞋带,你是不是嫌他慢然后抢过来自己帮他系了?”

  医生接着问:“上小学的时候,他和同学发生争执,你怕他受欺负,是不是你帮他摆平的?”

  医生说:“你自己种下的因,你现在只能接受这样的后果。你从来没有教过他独立,所以他一直依附于你,你只能继续帮他找工作、给他钱花、帮他找个老婆,然后继续养着他们。除此之外,你毫无办法。”

  幼儿园外,不断听到家长抱怨: 我的孩子不吃饭,老师也没有去喂她,导致她空着肚子饿了一下午;老师没有给我的孩子及时增减衣物,导致孩子感冒了……

  在中国家庭里, 鸡飞狗跳追着孩子喂饭是普遍现象,哄着骗着吃两口,趁其不备塞一口,导致孩子把吃饭这件事当成了负担,老大了还不会自己吃饭。

  一次单位外出旅游,同事 C 老师 5 岁女儿的吃饭就让人印象深刻。她看着饭桌上的菜,告诉妈妈:“我想吃这几样请帮我夹过来。” 然后埋头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之后和大人说一声就去旁边玩耍去了。

  小姑娘看起来营养充分,各方面发育都很好。在场的妈妈们都很羡慕,向 C 老师取经。

  C 老师介绍说,他们很早就教女儿用勺子,大人吃饭的时候女儿坐在餐桌边的儿童餐椅上和他们一起吃饭。不愿意吃也可以不吃,吃完饭就收拾餐桌,中间不提供零食,一直到下一餐饭点才有东西吃。

  刚开始肯定有几顿不吃的,家里的老人心疼坏了,就偷偷给孩子喂饭,被他们发现后严厉制止了。小孩子饿了几顿之后慢慢就养成了好好吃饭的习惯,吃饭上面不需要照顾了,这样大人外出聚餐、出门旅游都可以带上她。

  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生命来对待,我们自己把吃到一顿美食、去一个新的地方旅行、看一本新书、交到一个新朋友、学一个新东西,当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生命乐趣,为什么,我们要帮孩子代办这些事呢?

  帮助孩子代办 TA 本来应该做完全可以做的事,就是剥夺了 TA 享受丰满充沛人生体验的机会。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自己去飞翔的,但是 TA 是在去上大学那一瞬间就学会自立了吗?

  自立是需要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从独立穿衣吃饭刷牙洗脸开始,到独立完成作业,到自主决定自己喜欢做的事,再到自主决定自己之后的职业方向,一步步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去年,在我市某高校女生宿舍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半夜一点钟,一位女孩敲响沉睡中宿管阿姨的门,要求出去,说有伙伴开车在门口等着,要出去玩耍。

  宿管阿姨说,学生守则上规定宿舍楼十一点之后不准外出了,有事可以明天一早出去。

  闻声而来的保安和宿管阿姨赶紧拨打了 120,通知班主任,一起把女孩送到了医院。

  挂急诊,找医生,做各种检查,同时通知女孩家长。医院诊断结果为:左脚和腰椎骨折。

  女孩家长闻讯,不问青红皂白,气势汹汹带着一帮媒体记者赶来,在学院书记办公室拍桌子咆哮,质问说:学生深夜从宿舍楼跳下,你们学校是如何管理的?

  待到了解真相,家长得知是自己女儿不遵守学生守则所致,才偃旗息鼓率领众记者撤退。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绵阳安州区某幼儿园幼儿喂药过量中毒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粗心的幼儿家长把服药剂量的 “3.5毫升” 错写成了 “35毫升”,幼儿园老师也未经核实,按照错误剂量给孩子喂了,导致孩子药物中毒。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学校和家长本该是最亲密的同盟者,但一旦出现问题就扭曲成了敌我双方,家长千方百计想找出学校失职之处,学校如履薄冰把本该用于育人的精力放在了如何维稳半岛体育、如何不出事上。

  诸如此类事件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讲是非,只追本穷源:到底,我们孩子的教育应该谁来负责?

  学校教育固然很重要,因为学生的大部分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等都是在学校习得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家长对孩子成长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学校教育执行者的老师与家庭教育执行者的家长,应该共同探讨紧密配合。孩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复杂多样个体,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的智慧。

  是的,我们听到过太多学校违规的负面新闻;是的,我们也听到过太多教师失格的丑陋例子。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教育行业从业者,还都是在自己专业上深耕多年,具备深厚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

  中国教育的顽疾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又都深陷其中,无法苛责单独的某所学校或者某位老师。在无法改变现状又不能逃离的当下,学校和家长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沟通紧密合作是更好的选择。

  教师和家长不是对立的,不是上下级关系,而应该是孩子教育上并肩作战的盟友。与其孩子出事之后再追究责任,不如事先明确教师教导和家长协助责任。

  家园共建、家校互动不是一句口号,不是躺在文件上的一句话,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落实在每一次和孩子共同完成手工作业上,落实在每一次和老师的沟通反馈上,落实在家庭教育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上。

  以上,尽早培养孩子运动习惯、舍得放手让孩子自立、以及家庭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是作为大学教师的我对作为幼儿家长的自己,所能给出的最好建议。

  =====================================

  每当夜幕降临,小区里就会亮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你这个都不会做,在学校干嘛?” “15加6等于65?你这个熊孩子。想气死我啊!”“明明只得了68分,为什么改成88分,什么时候学会说谎了。”

  没有生孩子前,我听到这样的怒吼,就替那些孩子着急,都是什么妈啊。这么焦虑能教出好孩子吗?并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个温柔淡定的妈妈。等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了,我河东狮吼的声音比她们至少高两个八度。

  那声声怒吼里,字字都流露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和自己的焦虑与不甘。句句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人说:“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素质、眼界品味决定孩子从哪跑,往哪跑,怎么跑。”我觉得总结的非常透彻,只有高素养高情商的父母才能教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而高素养高情商的根基在于父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吼不急。

  《不急,不吼 轻松养出好孩子》是对100多期家长工作坊,300多场亲子课程,1000多个实际案例的总结,它带领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养育出优秀的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找到了家长们普遍的育儿痛点,总结出了很多实用模型,不管是新手妈妈还是多孩家庭都可以拿来即用,简单有效。

  《不急,不吼 轻松养出好孩子》是由何小英,魏华,李丛三位辣妈合著而成的,何小英是亲子教育专家,儿童时间管理专家还是学而思家长帮的明星讲师,她的亲子教育课程使15万父母受益。魏华是儿童学习力提升研究专家,她的网络单个课程都超过11.6万收听。第三位辣妈李丛有两个孩子,是“多子女养育”版权课程创始人和育儿大V。她们既是温柔高情商的妈妈,又是睿智干练的职场能手。

  《不急,不吼 轻松养出好孩子》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成员沟通这5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培养优秀的宝宝,我选几个分享一下。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说:教育不是对人生的准备,教育就是人生。简单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好好做人,做好人。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又散落在生活的点滴中,比如起床,吃饭,睡眠,日常礼仪等。

  现实中,电视里追着喂饭的孩子比比皆是,不管你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还是各种手段哄,逼,孩子都不肯乖乖的吃。吃饭也变成了一场战争。

  先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参加过的愉快的聚餐,是别人拼命给你夹不爱吃的菜还是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一起交流感情,享受美食呢?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我们可以试试把注意力放在享受美食和感情交流上,而不是盯着孩子到底吃了几口饭。让孩子爱上吃饭的,不是饭菜本身而是吃饭的气氛。

  大人会有心情不好,胃口不好而不想吃饭的时候。那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呢?孩子也可能会这样啊。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我要不要吃,吃多少。

  注意:不要用“不能吃饭”来惩罚孩子。如果孩子实在饿了,也是可以吃点面包或馒头的。

  所有的家务事,都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比如一起去超市买菜,做饭时帮忙淘米,开饭前帮忙摆碗筷等,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耐心的等待他们学会说话,走路。为什么到了吃饭就变得那么急不可待了呢。平和,坚定,自然,放松的态度是家长们应该要学会并坚持的。

  兴趣和优势是有区别的,兴趣是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而优势是孩子擅长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有兴趣又有优势,就一定要重点培养。如果无兴趣无优势,请不要浪费时间。去找其他的优点会更好。

  据统计中国大概有3000万琴童(钢琴),我家孩子也是其中一员。我曾经深深被一个问题困扰。“学琴到底是为了享受音乐,还是为了考级?”那些苦不堪言的考级的日子,让整个家庭都蒙上了一层灰色。孩子也经常不想去练琴。

  平时在家,父母可以多放一些优美的钢琴曲。孩子熟悉了这些经典乐曲,对以后得学习会更得心应手。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还可以多去听听音乐会。

  为孩子找到喜欢合适的老师,是钢琴启蒙的前提。当孩子喜欢那个老师的话,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对于学习目标,可以用目标管理的方法量化。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别人家的孩子”,那曾经是我的恶梦。比较容易让孩子背负压力,从而叛逆。我们可以让孩子和自己比较即可,每天都比昨天进步就是大进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当孩子懂得了时间的珍贵和稀缺时,做事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中国式家长来说都不陌生,而这条“起跑线”通常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我们曾固执地认为只要孩子接受了好的学校教育,就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获得先机与优势。

  但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变得同等的重要。最好的父母不但能提供经济基础还能从容面对孩子的成长,做到不焦不燥,不急不吼。只有当我们自己变得更闪亮时,我们的孩子才会变得更优秀。

  家长说话太唠叨,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觉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

  PS: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有感触的。有一天送娃上学路上,问大宝今天早读读到的哪几个成语故事,孩子回答不上来,我就说想不起来四个字的成语没关系,里面的故事还是记得的吧。结果我的小摩托车快要开到大宝学校门口了,孩子才说出一个完整的成语故事。孩子在回想读到的故事,然后脑袋里要整理一下记忆点,然后才能复述出来。那一天我破天荒的没有批评娃,以往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沉默不语)我就会特别生气,觉得娃在浪费宝贵的清晨时间,读的东西没有进入脑子里。真的还好那天我忍住了,耐心等待孩子回想。这一回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往后我提醒自己,对娃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耐心。首先是明确自己的问题,问孩子能不能理解我的问题,然后再问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不是不知道,只是他的语言表达还在积累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