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华师附小校长张锦庭:0-13岁儿童教育关键期的五则

  半岛体育南方网讯(记者/唐巧燕 通讯员/罗洁云)“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系列活动第五期“校长来了——给孩子成长支招”热烈开播。

  4月19日晚8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锦庭作客直播间,与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一起在线畅谈“疫情之下孩子在线上课与家庭教育”等热点话题。

  自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家校社共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省直属小学的“掌舵人”,做了28年校长的张锦庭为网友们带来了一系列对家长颇具启发的金牌教育法则。

  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广东省青少年网络协会、广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承办,由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妇女报社提供支持。

  营销领域泰斗特劳特提出了著名的“定位理论”:成为第一,是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捷径,“抢占心智”所能发挥的影响力甚至胜过“做得更好”的影响力。在儿童教育领域也有一个类似的“抢占心智”法则——父母要及早成为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他人”,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关键影响力。

  在家庭教育中,到底是母亲重要还是父亲重要?张锦庭的答案是:第一,父母都重要;第二,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父母发挥的作用不同;第三,小学阶段,父亲的作用不可或缺。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犹如打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具备“有效期”:3岁前“最有效”,6岁前“有效”,10岁前“次有效”,12岁后基本“失效”。这意味着,12岁后,父母很难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孩子。

  张锦庭谈到了他的教育调研。连续多年调研五年级学生后,他得出一个“共识”的结论:孩子最讨厌的前三件事,第一是妈妈的唠叨,第二是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第三是家长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调研数据还显示,孩子在0-6岁,妈妈的重要性占90%。等到12岁(六年级),妈妈的重要性降至16%。如果父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成功率只有14%。

  “教育的过程就是寻找‘重要他人’的过程,孩子要通过寻找偶像来获得榜样的力量”。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形形的“重要他人”——亲密的父母、严格的老师、信任的朋友、崇拜的偶像,乃至宗教的信仰。这其中,能够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唯有父母。

  张锦庭说,对孩子而言,所谓“重要他人”,就是那个让他“又敬又畏”的人。这就需要父母付出时间去陪伴、建立信任、以及挖掘孩子的特长。6岁以后,一旦妈妈变得唠叨,爸爸就要马上“补位”。不论多忙,爸爸每周都至少要抽出3个小时“有效陪伴”孩子,问问孩子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及时帮他制定规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杜兰认为,真正成熟的父母会在孩子年幼时悉心照顾,在成长中给予支持,在特定的时间点选择“退出”,这才是对孩子有方法、有智慧的爱。

  张锦庭说,孩子在校遇到暴力,也是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一般采取三种方法进行教育:“第一种是以暴制暴,人家打我一拳,我还手一拳,这种方式最不利于矛盾化解;第二种是别人打我一拳,我请老师处理,这是告诉孩子遇到矛盾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解决;第三种是用道理说服对方,打架是不对的,应该协商解决,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

  张锦庭分享了日本早期教育鼻祖木村久一的“孩子潜能发展递减法则”(下文简称“递减法则”),一出生就开始合理教育,有可能挖掘到孩子100分的潜能,5岁开始会降至80分,10岁开始则降至60分。

  “递减法则”有两大特点:一是教育开始得越晚,孩子最终发挥出来的潜能就越少;二是不可逆转,每种能力的发展期长短不同,一些能力如果在特定发展期没有及时开发,可能就会被永远埋没,比如说,“小鸡追随母鸡”的能力发展期是在孵出后4天左右,如果4天内不发展这种能力,小鸡就认不出妈妈了,同样地,如果具有音乐天分的孩子3岁没有开始学小提琴、5岁没有开始学钢琴,他们大概率难有大成。

  0-13岁的成长关键期,在不同阶段,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各有不同,张锦庭分享了他从教30年的实践和理论总结:

  3岁以后,父亲的作用日益明显。父亲要制定一些孩子能遵守的规则,并把规则的执行当作重要的事情来抓。建议父亲每周至少要和孩子单独相处三个小时。

  6~9岁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期,要注重对运动、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兴趣的培养。

  9岁的孩子处于焦虑期、过渡期,要帮助他建立自信,正确处理责任和快乐的关系。

  “儿童潜能开发,不是让他早早去学知识,而是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特点的开发”,张锦庭强调。

  3到4岁的“好奇性反叛”和12到14岁的“性格性反叛”。“好奇性反叛”时期孩子会问十万个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耐心解答,满足好奇心,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性格性反叛”时期是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窗口期,家长要智慧地回答孩子“为什么不能早恋”,“为什么长期打游戏有害处”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引导,孩子一旦往逆反方向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家长应该实施“放任型教育”,“权威型教育”,还是“民主型教育”?

  张锦庭认为,不同阶段,方法各异。3岁之前,可以实施“放任型教育”,父母观察孩子的特点、挖掘他的特长和潜能;小学阶段,实施“权威型教育”更有效,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很强的引导性,家长在这个阶段要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16岁之后实施“民主型教育”,家长和孩子平等对话。

  对此,杜兰表示赞同,她分享了自己在女儿小学阶段的教育经验:“孩子所有战略性的选择,我都会给建议,包括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学什么课程、穿什么衣服、应该有什么样的审美眼光,这些都是我要教她的。因为工作繁忙,我陪伴她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但给她榜样的力量更大。我希望她也能够成为一个独立、快乐和自由的人。包括平时周六日她跟着我去看各种各样的展览,参加活动,我希望能给她打开更多的窗户,让她在童年时见识更多,有更多的选择。孩子四岁半就开始学钢琴,我的观点是,孩子一定不会喜欢的,但是,但凡你要进行相对专业一点的训练,就是会枯燥的,在她感到枯燥的时候我会给她鼓励,甚至有时候非常‘残酷’地替她做决定。有毅力的人才会延迟满足,我希望她能慢慢养成习惯,在以后的闲暇里可以陶醉其间。”

  近期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包括广州在内的不少城市都要在特定时期停课。学生课堂从线下转到线上,怎样才能学好?

  张锦庭认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半岛体育,方法很重要。对于在线课堂,他建议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上几节课,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引导孩子向老师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后追问,帮助他建立规矩,形成时间管理和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在连线环节提问,既不想“输在起跑线”,又希望“轻松学习”,如何平衡?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张锦庭认为,“双减”政策并不意味着学习变成一件轻松的事,学习是一定要付出努力的,同时,讲究方法很重要,他提出三个建议:第一,将一年级至四年级的课程重新梳理知识结构,找出弱项。第二,鼓励孩子认真听课,通过新学的知识弥补原来知识的不足。第三,挖掘孩子特长,“以长带短”,用特长带动孩子付出更多时间学习弱项。

  学习之外,价值观塑造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张锦庭分享,儿童价值观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人类遥远的故事半岛体育。“中国文学里面的故事更多是智慧型的,比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而西方的很多故事是品德型的,比如《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安徒生的小女孩》等,父母应该为孩子选择东西方不同的故事,尤其要通过故事来塑造孩子的品德。一年365个故事就是365个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是孩子价值观的基础”。

  杜兰说,在其女儿小时候半岛体育,自己每天临睡前都给她讲《小老鼠当大王》的故事,这是她根据自己的创业感受创作的,一直编到48集。她还和女儿一起完成“英语趣配音”,一起上吉他课。通过创造这些和孩子在一起的“黄金时间”,营造出一种画面感,这种画面感能够让孩子记一辈子。

  张锦庭倡导“美好教育,教育美好”的理念,他笃信教育可以帮助每一个生命变得更美好。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他提出要构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美好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中一个颇具特色的做法是,学校规划建设了“五园八馆一湖”, 广东首家校园非遗博物馆也落户校园,每个班级每个学期都上一门“非遗课”, 帮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美、学习美、热爱美。与此同时,他鼓励老师要创造美好教育的形式,用讲故事的方法来上语文课和数学课,激发孩子们美的心理。

  杜兰也认为,美育很重要,“审美就是练眼睛、耳朵和思考,审美是一种非常综合的能力。孩子从小接触越多美的东西,他遇见美好的概率就越大,就能越快确定怎样成为真正的自己”。

  “左脑管逻辑、语言、阅读,右脑管艺术、情商”,他表示,国家“双减”政策也是在鼓励对青少年左右脑进行均衡开发,即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创造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