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读书·笔记】半岛体育(儿童教育)《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摘录

  半岛体育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长大后将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

  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放纵”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探索的欲望强烈,又不知道行为的边界,所以常常“犯错”。家长要以正面心态面对孩子的种种“坏行为”,只要不危险,不妨碍他人利益,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尝试。

  在孩子那里,一切都是纯洁的、有趣的,“好坏”之别其实是成人的一种偏见。如果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其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乃至萎缩;压抑感还容易刺激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自我封闭症状。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的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启蒙教育,呵护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

  有“儿童竞争”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较少关心孩子内在的感受。

  在尚不具备抗挫折的年龄被卷入无节制的竞争,会扰乱孩子正常的生命秩序,导致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尼尔说“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

  病态的奋斗者,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早早停止了自然人的发育,小脚穿大鞋的让自己适应各种社会标准,这种扭曲以消灭天性为代价,他弃绝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内心虚无,只能向外寻求认可,在他人的认可中找寻存在感。】

  【将各种(竞争)规则,(社会/生活)规范强加到孩子身上,将严重干扰生命自然生长,破坏生命秩序,形成病态性格。】

  (对孩子的作业严格要求整洁、正确、一丝不苟)都是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实现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毫不在意方法的正确与否,不管手中的操控对象的痛苦承受力,导致了共性结果:取得了一个短暂的、表面看起来令人满意的效果,却永久地伤害了一个人。

  儿童成长过程中,各种“过失”、马虎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环境正常,孩子都会慢慢成熟起来、越做越好。(强行过分强调某一点,比如所谓的“认真”,就会导致其他方面的缺陷,因为儿童的注意力范围狭窄。)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造成负面强化。

  有点家长认为诸如上课认真听讲和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果没有在幼儿园养成,以后小学、中学就很难纠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要求在某个时间段只能玩一种玩具或看一本书,以为是在培养“专注”和“爱钻研”的好习惯。天知道这些奇怪的逻辑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种种对“习惯”的浅薄认识和培养,不过是胡作非为,只能给孩子带来扰乱和压力,破坏孩子的正常心理秩序。

  家长抱怨孩子不懂得忍让……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激化矛盾,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容易让孩子遇到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情,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不严重时,假装没看见,让孩子自己解决,较严重时,简单拉开即可,不必计较吃亏与否,道理可以简单将一下,不讲也行,关键是保持轻松有好的态度。

  家长的态度传达一个信息:发生冲突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在意,无所谓谁对谁错,该怎样相处还怎样相处……这是豁达、友善的生长土壤。

  对孩子的无心之过大惊小怪、上纲上线,逼迫孩子说“对不起”,会损害孩子的友爱心。也可以建议道歉,轻松的气氛下,孩子多半是愿意表示歉意的,如果不愿意,家长先代孩子表示道歉,然后告诉“好,没事了,你们玩去吧”。

  (有“不吃亏”心理的人)从不吃亏或报复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险中。另一个极端,总是要求孩子出让/分享……会强化他的紧张感,他会变得警惕、自私。

  孩子的天性各不相同,强势、柔弱、狡黠、厚道……这些特征并不代表他将来是怎样一个人。只要他和同伴玩耍时是快乐的、内心是纯净的,就是好的。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的最大的错误。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陶行知说“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家里的潜在危险物品,如筷子、铅笔、火机等,不要限制他接触,而是引导和监督,告诉他如何安全的玩,并在旁边看管好孩子。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要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最有影响力。

  自由意志被剥夺……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是英才。

  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表现出残忍和冷酷,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责;经常被大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

  孩子偶尔说句脏话需要惩罚吗?幼小的孩子甚至连什么叫“脏话”的概念都没有,模仿和尝试又是儿童的天性。

  孩子没有对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认为孩子“错了”,那是你自己错了;如果他屡教不改,那是你所提要求不对或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他。

  就像偶尔多吃不会变成胖子一样,偶尔的打骂,孩子有抗挫折能力。孩子受不了的,是经常性的严厉和苛刻。

  太强权的人,如果在家庭中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客观上形成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PS: 人天生自由意志,人性不喜欢被控制,凡有控制,必有反抗。压制行为,则会压抑内心,早晚要爆发,且一发而不可收。

  不经意的损害,往往就是从剥夺孩子手中的一件玩具开始。这就是为什么牛倌遍地都是,牛顿凤毛麟角。

  例子,幼儿园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让孩子用牙签扎泡的黄豆,扎不完不许吃饭。幼儿园居然要上课,天知道老师把课上成什么样子,却要求孩子认真听课,不听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园的错误教学和负面评价已非常损害孩子的智力、自尊和自信,家长又不动脑子,胡乱作为。

  培养孩子专注力,这是个伪命题。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这是个体差异,主要取决于他对手头事情的兴趣。心理学能解释注意力现象,但没有谁说可以培养。

  胡乱评价孩子,随意改造孩子,这是教育中的蠢行。PS: 经常性的负面评价,会伤害、摧残其自信心,待其消失,再无力回天。

  万事万物,初始阶段最关键,教育更是如此……在学校被纪律和作业奴役的孩子,回家还要因为家长的严格管理而处处受限,压抑之下,受伤更重。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要当助推器、保护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比如不按时吃饭是问题,不好好吃饭是问题,不穿袜子是问题,说话比别人晚是问题,腼腆是问题,好动是问题,不好动是问题,说脏话是问题,弄脏衣服是问题,做事磨蹭是问题,见人不爱问好是问题,太活泼是问题,不活泼也是问题……

  如果什么事都要求他做得符合成人的意愿,都要去修理和强行矫正,这其实不是教育,是对他成长的不断干扰,会破坏他的潜能。要想培养一个如意的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一些不如意的行为。凡有冲突,必有伤害,放下改造,才能成就。

  ②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设计孩子的未来,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规划孩子的人生,反而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前程高度。

  ③家庭生活中要厉和专横。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被处处监督和规范的孩子更容易流于平庸,甚至堕落。严格管理的背后就是心理受阻,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出囚徒型孩子。

  “自由”是教育中的法宝。如果孩子变得越来越听话……不要指望孩子将来比你强。

  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如果教育不能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所以,为学生提供休闲的享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任务。

  一个孩子在书桌前度过时间的长短也并不能决定其成绩的高低。因为学习是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

  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帮他选择健康游戏,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玩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加强正面价值观引导等。儿童天然对邪恶的东西有抗拒和抵触,如果他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是不会轻易受到坏东西诱惑的。

  判断一个游戏的优劣,看孩子的参与度高不高,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是否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玩耍和学业兼顾的问题上……孩子能做到“大致齐”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得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即可。

  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地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这种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

  教育和其他事情的一个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处处管制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志来生活,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可能会取得一些眼前效果,还隐含着长远的问题。

  大学新生疯玩,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不能释放的玩耍需求积压在内心形成的巨大反弹力;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控制太强有力,他没机会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所以这方面能力也就丧失了。在电游上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力不从心,是自我无力感的表现。

  所谓“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斧痕的管,即在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帮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

  (作者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半岛体育,玩耍一点不比比人少,生活能力也不差……(原因是)她的能量从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上。

  我们受一句话的误导太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错把规矩理解为琐碎的管制,把方圆理解成服从半岛体育。爸爸妈妈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严厉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这和溺爱没有关系,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得越健康。冷酷从来不是教育,它是教育的反义词,冷酷教育只能制造冷酷。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卢梭《爱弥儿》)“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自由”。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孩子的天性是扩展自我,探究世界,如果环境处处约束和限制,让他小心谨慎。他既本能的想听从内心的召唤,又要被动的迎合别人的要求,会令他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严重的甚至会无法完成自我成长。

  英国教育家A.S.尼尔认为:“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健全心智的,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因而被惩罚的孩子,将来也得不到高度的性快感。”如果总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并且经常为孩子不能达到目标、不遵守这些规则而去批评孩子、惩罚孩子,那么他将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成一个刻板者、自卑者和偏执狂。

  物质贫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锤炼人的意志,精神压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强势,孩子凡事要按家长画好的道道来,那么父母越认真,对孩子的自由意志剥夺就越彻底,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损伤就越严重。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人把控制当做教育。

  避免用琐碎的规矩束缚孩子,和纵容孩子做坏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不能走极端。

  (“超级保姆”节目)孩子在超级保姆那里,不过是马戏团的猴子,操控住就是做好了,至于如何呵护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孩子学会友爱和宽容,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那是不需要考虑的。压力和恐惧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听话”或“懂规矩”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所以经历就不能转化为经验,却会根本性的损害儿童的心理健康。

  自由是规矩存在的土壤,自由的孩子才能成为自觉的孩子。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如果有什么规则特别需要孩子服从配合,要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的接受。在规则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控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

  儿童对外部物质世界感觉懵懂,对子网搜情绪感知却分外敏感……有的家长无力在精神和情感层面满足孩子,就用过度的物质给予进行弥补和掩盖,把花钱多理解为爱得多,但这不过是庸俗思路,也是爱的假象,谁不知道提供物质享受总比提供精神享受更容易一些。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不过是家长的需要。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不是由一大堆物质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处、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构成。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立规矩”这件事在幼儿期几乎不需要强调,越少越好,如果有什么要求,只要讲给孩子,并作出示范,同时想办法让孩子愉快接受就可以,没必要闹得不愉快。……比如一点小事就要说“对不起”,帮一点点忙就要说“谢谢”,诸如此类,弄得孩子整天小心谨慎,且一个个变得斤斤计较。

  我觉得最重要的理财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用1元钱赚到10元钱,而是让他们知道,钱的本质是什么,钱在生活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我们对钱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一定要给孩子零花钱。怎么花,不过问。不苛刻,他不需要动用任何心计和父母较劲,心态反而单纯,不会学会贪婪和算计。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反而容易成为成年后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的人,过分吝啬或过分贪婪,缺少平常心。

  孩子做点家务就付钱,隐藏着问题。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很危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凡是能用钱买到的,都不叫教育,都是暂时的成果,无法内化为孩子自己的品格和习惯。PS: 好的行为不应该通过交易来养成。

  教育就在细节中,家长面对孩子时,思维不要粗糙,要细腻,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委屈孩子,又要让孩子学会面对一件事时如何思考和判断。

  如果家长知道哪些钱该赚,哪些钱不该赚,且乐于助人、不见钱眼开,孩子也不会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乱花钱怎么办。一,家长要有始终如一的消费观,孩子内心才能不混乱;二,不被孩子的纠缠弄得发脾气,始终态度平和。

  如果孩子年龄已经比较大,经常提出和父母收入不匹配的消费要求,并且不依不饶,这种情况应该有较深的根源:内心空虚且不自信,以及对父母的不体谅。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多半是因为偶尔的过失被错误的处理,一直有负面能量不断输送给他。比如平时监督得严,一发现孩子偷钱,立即定性为偷,鄙视、暴打、警告,并开始像监督小偷一样监督孩子。再偷,又打,还告诉老师,让老师做工作,或是吓唬孩子……折腾下来半岛体育,孩子离小偷的身份就越来越近了,环境把他营造成一个小偷。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着孩子阅读和背诵。不要总用儿童语气,偶尔表达情趣即可。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智力,让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增长的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起初,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时,他可能不会全神贯注的听,听几句就去玩别的,也可能抢过去乱翻,甚至撕了,这些都很正常。孩子往往不会乖乖的听你讲,有时可能是更想知道别的内容,或缺失不想听了。不要强迫,也不要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哪页就讲哪页,或感觉他不想听就不再讲,来日方长,顺其自然,不要让孩子觉得讲故事是件令人厌倦的事,互动始终愉快就好。至于撕书,就让他撕几本,他在用小手感觉世界,“撕”也是阅读的一种。

  选择图书方面,大致从简到难,但不要过分考虑几岁读什么;尽可能内容广泛,但不要一下子堆出来,失当制造短缺感,以免书太多让孩子烦躁;最要不要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不要用卡片来教孩子认字,可以挂一些,当成玩具,不要当成学习工具。

  幼儿诗歌背诵。把古诗当做普通儿歌;不要操之过急,目的性不要太强;经常在某个固定时刻或固定场所下背诵,比如饭后小憩或临睡前。

  不要把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混为一谈。也不要把上学和快乐对立起来。启蒙教育,整个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活了孩子的兴趣,形式不重要,感觉才重要。

  很多母亲严重低估了母子相处的价值,不能很好的协调自己的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经常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轻易的放弃作为母亲的义务。幼年的孩子如果缺失了这两样东西:丰富的语言交流和母爱的温暖,正常的生命潜能很可能就无法被激活。

  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其实很简单,孩子只要基本上天天能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就可以。父母和孩子每天相处一小时,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

  早年情感滋润异常重要……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生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生长、无法正常表达。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老师会发现孩子的一些缺点,家长要做的,并不是回家如实的全部告诉孩子,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到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来。

  第二,关于幼儿园的一切言行都要正面。遇到早上孩子不愿出门,要想办法吸引孩子去幼儿园,或进行正面暗示。不要以哄骗的方式让孩子出门,有的家长通过打骂,强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更不可取。

  第三,不要把上幼儿园这件事搞成“任务”。家长和孩子相处从来不“拧”,孩子就能形成很好的理解力与自制力,变得“懂事”。如果成人从不信任孩子的理性,认为孩子不懂事,需要被强行控制,那孩子往往会以“不懂事”的行为,来证明家长的防范是有必要的——这真是微妙的问题,悟到了,就是海阔天空。

  幼儿教育的任务是启蒙,而不是灌输散碎的简单知识。启蒙教育必须是自由的、快乐的、儿童体内的智力能量才能被激发出来。

  不要求孩子们乖乖坐着听课,不需要孩子回家写书面作业,还要没有被“学习”奴役,只有快乐的玩耍,就是一所正常幼儿园。

  有些所谓的“重点幼儿园”,牌匾挂得多,让人排一宿队,却只是发个排队号,接着用考试筛选孩子,还要考家长。还有些“特色幼儿园”,以某些具体技能为卖点,进行高收费。实现“特色”的手段就是让略懂得英语或绘画、舞蹈的人给孩子们上课。结果孩子既学不到多少知识和才艺,也没有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反而被大量剥夺玩耍的时间,被强迫学习,反而把外语、绘画天赋扼杀了。

  很多人误以为花钱就能买到教育……幼儿园的主要价值恰体现在看不见的东西上,需要用心去考察。

  一个理由的幼儿园:除了部分活动和吃饭需要时间统一,其余时间孩子们都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迟到早退,可以选择不午睡,可以选择每顿饭吃多少,可以选择随时上卫生间,老师领着大家唱歌时,想唱就唱,不想唱就可以不开口,而不会受到指责。不搞评比和竞赛,孩子们不需要纠结每天得了几多小红花、是否得到表扬、是否得到好成绩……享受了充分自由的孩子,才更守秩序。

  考察一所幼儿园如何,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孩子们在这里快乐不快乐。比如,早上看大多数孩子是高高兴兴走进去,还是吵嚷着不肯进去。

  排序:孩子快乐,愿意去幼儿园;老师素质良好,对孩子和蔼耐心;离家近,方便接送;硬件条件好,教具和图书丰富;名气较大,获得荣誉多。

  将行为和“好”、“坏”及与父母的感情联系起来(“你不我了吗”/“你不喜欢爸爸妈妈了吗”),让简单的事情背负了道德、责任和情感等太多的东西,给了孩子很大压力。PS: 简单说就是把一件小事上纲上线,扣帽子,定性,强行挂钩到人品。那要怎么做呢?就是尊重和理解,就事论事,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孩子。

  例子,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常抱怨口干舌燥,讲故事累,看书好累这类的话,给了孩子不良暗示,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件累人的事,导致孩子不肯自己看书,二年级了还拒绝自己阅读。痛定思痛,接下里,他们改变了方法,决定不再说一句要求孩子自己看书的话,而是首先给孩子做榜样。每晚都各自拿本书看,看到精彩的地方,就说出来分享。有时,一方故意在讲到精彩的地方找个理由停下来,去做别的,另一方就会拿起书来自己看,看得津津有味,让孩子生出好奇和羡慕。他们自己越来越感受到阅读的主要,尽量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且把这种乐趣真诚的表达出来。PS:以行动传达出信息,正面暗示,切忌负面暗示。

  艺术教育不是技巧教育,一个人纵使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如果不包含热爱,也不过是个普通匠人。

  近些年,艺术教育中,人们不再关心艺术的娱乐价值,只关心它的实用价值。只强调才艺学习要吃苦,却不去懂得带孩子品味其中的甜美。舍得花大钱找辅导老师,却不舍得买张门票带孩子听一场音乐会。PS:宜重体验、轻功利。

  在才艺学习中,如何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品味到艺术的魅力和乐趣,避免错误管理导致孩子痛恨才艺学习,才是最大难题。PS: 让其感受到才艺带来的乐趣、享受,发自内心的热爱,即启蒙。

  家长一方面要端正艺术教育的态度,不要有“爱”和“好”之外的附加目的;二是想办法找一位好老师。首先是教师自身的艺术示范水平。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方式。不要让孩子有挫败感,不断给孩子成就感和满足感。第三是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对态度恶劣的教师,家长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应该学点什么才艺。有选择的报两三个班就可以。选择乐器,不盲从、不虚荣、不功利。考虑乐器的难易程度、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

  如何做前期准备工作。第一步不是买乐器和报班,而是让孩子接触、认识和了解将要学习的东西。打算将来让孩子学什么乐器,就经常在家里放相关乐曲。学习前的心理铺垫工作还包括让孩子知道学习的漫长和艰苦。

  几岁开始学才艺。当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时,第一个念头应该是如何让他快乐地接触和尝试,而不是马上去报班。培训活动,在小学一二年级,即六七岁开始比较适宜。专业人士的看法,总的建议是,宁可稍晚一点,也不要提前去学。

  学习管理要注意什么。家长进行外围服务就够了,不要参与太深。例如,每天练琴,由孩子自己决定。哪天他忘了,我也“没想起来”,他发现指望不上我,就只好自己操心了。不规定练习时间,只着眼练习效果。

  对付孩子的坏毛病(不按时睡觉),要“让拳头打在空气中”,即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回应。

  例子:让孩子主动想办法,参与思考。开始时,孩子居于次要地位,是被动角色,是被说服的对象。她被要求听从大人的安排,需要为成全他人的安排而出让自己的利益,所以孩子本能的会抵触。到后来,他成为选择的主动者,同时成为可以实践决定的践行者。当他参与了一个决策,意识到自己有主动权,有办法帮助父母解决一个困难时,他的责任感和自我重要感都在上升。

  例子:孩子跟着买菜,喜欢摸摊子上的豆腐。很简单,让他摸,把摸过的那块买下来,回家做个麻婆豆腐,或者干脆让他捏碎了玩,满足其好奇心。

  例子:不吃水果,不爱喝水,光喝饮料。把家里饮料清空,晚饭做得很咸,空调借故关掉,没有开水和凉白开。拿出冰镇西瓜,招呼他来吃,拒绝,我们就不说什么,自顾自地开始吃。

  例子:做饭时没法带孩子,又担心他看电视,就把厨房一面墙空出来,成为他的大画板。

  例子:孩子乱丢玩具,“今天你指挥妈妈,让妈妈来收拾好不好?”……总之,我尽量体谅她作为一个幼儿的能力,不苛求;同时又让她有成就感,体会到干家务并不是件复杂的事。

  在圆圆的成长中,在很多劳动技能上,如洗碗、洗衣服、收拾书桌等,我都采用类似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以让她体验为主,而不让她感觉被家务劳役,那么小的孩子,重在获得初步的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天去干多少活。这些最初的技能和兴趣,是孩子将来能够形成正常生活能力的酵母。

  PS: 给孩子权力,尤其是决定权,比如出主意、指挥等。对于行为,要允许试错,允许幼儿办事的不完美,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求,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外部世界,对日常行为形成好的第一印象,预留下良好的感觉,并形成其成就感,即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我知道做小春的工作会很难,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首先打破沟通障碍,取得他的认同,然后再改善他的心理。)PS: 沟通秘籍。先找出自己和对方的相似处,取得情感上的认可,在情绪的“乌云”上打开一个孔,再诉诸理性,否则是盲目。如《纸牌屋》中说服副总统、触龙。还有种先打感情牌的做法是触动对方的弱点,典型的是韩安国为梁王的僭越脱罪,先说服太后,再说服皇帝。

  (我处处表示出理解,不让她在情绪上和我作对)PS: 情绪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只要莫明的对抗上了,再有道理的话也听不进。

  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样,家长一改坏脾气,马上就领情。不要气馁,哪怕是遇到孩子挑衅也不要发火,让他“拳头打在空气中”。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的永久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PS: 护其成长、独立,我再守望。

  例子:孩子喜欢趴着楼梯扶手上滑下楼,妈妈给他讲了很多次道理,没用。既然没用,说明这件事讲道理不对,应立即停止,怎么办呢?把扶手擦干净。孩子不过是想变个花样走楼梯,家长却不体恤孩子,这么微小的一点童趣都不给孩子,这么简单的尝试都不能容忍,谈什么尊重呢。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要使儿童“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儿童,必须要首先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

  卢梭说: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中的“道理”,这是在使用蛮力……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

  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家长当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说法。实践证明,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入手最容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

  例子,孩子在妈妈上厕所时总要跟着,可以问孩子三个问题,“你不让妈妈去卫生间,那你觉得妈妈尿裤子好还是尿马桶里好?”“你喜欢妈妈高兴,还是妈妈不高兴?”“你希望妈妈只是今天不高兴,还是明天也不高兴?”

  正常的5岁儿童能准确感觉别人的态度和需求,会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心理秩序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的一切行为总是被阻拦,被负面评价,他就会时时处于茫然失措中。小小的人,既要发展自己,又要反抗外部压力,然后又要不断屈服,经常处于这种纠结中,本该正常建立的心理秩序就会被打乱,心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失效,无法对外界事物作出正常的反应,给人的感觉即使没分寸感、鲁莽或傻乎乎的。

  PS:儿童通过外部世界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来评价自身行为,并作出调整。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试错,需要宽松环境,以及第三方(如父母)的客观评价来完成。若总是被限制、阻拦、制止,则正常机制无法工作,生命秩序受到干扰,无法正常生长,表现为幼稚、无当、不知轻重分寸。

  家长如何发现自己爱唠叨?经常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常常为你的某些言语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如何减少唠叨?一,孩子的某些缺点,是不是真的无法容忍?要反思,你要的是一个完美儿童,还是可以有缺点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不足,可不可以接纳孩子的这些不足?二,说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依旧 那么再说肯定是不行的。很可能孩子的坏习惯,正是被说的太多了,小缺点固化成了大缺点。要改变策略,换种说法或以某种行动,不动声色的矫正孩子。三,实在没有好办法,那就什么都不做,把问题交给时间,交给孩子自己。

  判断一个习惯的价值:是小习惯还是大习惯,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PS:自发完成,无需监督。允许一时表现不好,让其自己试错、调整。

  例子: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好,被子叠整齐,衣服自己洗,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问题是,你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服务员吗?否则何必如此纠结。孩子的时间有限,学习之余还要阅读,还要玩耍,他能把自己成长中的主要任务安排得当,就已经很好,何必要求他面面俱到呢?

  儿童不需要早早形成一种可识见、可总结的习惯,不要先制定出一个“习惯”的框子,然后强制孩子用行为去填充。……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慢慢形成……生命是一个宏大工程,精美的装饰只有在大架构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实现,小习惯的价值必须依附大习惯的价值而存在。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PS:引导他由衷的喜爱一些积极的事物,并自然形成习性,而不是先定下一个特定习惯,然后让他用行为去填充。这是本和末的关系。

  一,不要把“养成好习惯”挂在嘴边,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养成”是自然发生的事,允许他做得不好,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卢梭说,儿童应该自由生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

  二,家长要从孩子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坏习惯。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所有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喜欢一勺一勺喂饭的家长;所有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

  三,要强化某个好习惯,要用正面或暗示的方法,杜绝批评和惩罚。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成人的赞美,他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就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比如马虎问题,给予宽容和理解,一笑了之,什么也不说,或最多简单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些。当孩子表现认真细致时,表达出你的喜悦和欣赏。只有孩子内心没有压力,轻松面对学业,不为自己的小过失感到羞愧和恐惧,不为成绩的优劣患得患失,把注意力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他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不要让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好情绪中,事情才会往良性循环方向走,坏情绪只会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用令孩子不快的方法来消除坏习惯,几乎都会失效,会制造出更大的坏习惯。

  孩子不需要做得更好,在大部分事情上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要用赏识的目光滋养他,而不是用完美的眼光挑剔他。PS: 接纳其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完美,欣赏其长处而包容其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