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儿童教育论文范文

  半岛体育生活教育理论可以指引我们发现当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生活境遇、社会接触以及教人做事方面探究一下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生活决定教育”,由于父母在外,留守儿童多是与祖父母为伴或独自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很难得到充分满足,很多年龄尚小的儿童面对生活的窘境和重压学会的不是“坚强和奋斗”,而是出现心理偏差,变得“孤独和自卑”。

  “社会即学校”,由于物质条件和地域限制的原因,留守儿童对于社会的认识多限于老师的课堂教授、长辈和同龄人口口相传,甚至是未加干预的网络信息影响。普遍缺少正面引导的和较为深入的与社会接触、向社会学习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不仅难以社会为师,连正确认识社会都存在一定障碍。

  “教人做事更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学生的本分,但由于学习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差别,留守儿童需要独自承受生活重压,依靠“成绩改变命运”比城里孩子更难。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更不只是学习、考高分,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教会孩子如何做事做人、如何掌握生活技能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结合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发掘生活教育理论中对留守儿童培养有益的因素,得出如下启示: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指康健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等。生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师既是课堂学习的老师,还是引领他们认识生活、克服困难的“生活老师”。教育者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引导,善于用积极向上的活动引导孩子如何面对生活挫折、如何从中学习知识、受到启发,如可以开展情景模拟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趣味足球、拔河、书画等比赛活动等。

  陶行知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留守儿童走进社会课堂的机会不多,学校和老师引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的责任显得尤为突出。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校和老师应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去校外进行调查、参观、劳动等活动,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便利条件,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成为“社会人”。

  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对于缺少家庭辅导和家教条件的留守儿童来说,让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学校和老师应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留守儿童的教师应成为生活中孩子们愿意沟通和交流的对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问题,应采用多种方式温暖、健康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点滴之间感受到远方父母的爱,身边老师的爱。例如可以开通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同父母写信、设立亲,开展咨询辅导、每个月过一次集体生日、建立心理情感健康档案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倾吐心声途径和老师答疑解惑的渠道。

  贫困现象是整个人类谋求生存的主要障碍,而消除贫困又是世界各民族实现发展的优先战略。尽快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是众多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国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但是相较于中东部的快速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和相关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究其根源,民族民众的个体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除了要改善生存环境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素质。纵观当前有关贫困地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社会公正、平等的理念出发,着眼于如何通过扶持对贫困人口给予救助,而论及人力开发,尤其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的并不多见。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石,人是社会的个体,教育通过提高个体的素质,从整体上提升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最终通过人力资源的动因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关系着该地区未来的社会发展,儿童是地区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儿童教育质量的整体性保障将促进民族贫困地区未来的人口素质得以普遍提高,因此西南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也要以教育的功能为立足点,关注民族民众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儿童教育质量。

  在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下,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因此处于艰难的发展状况。从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民众家庭生活状况来看,大多数家庭收入有限,且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家庭中儿童要接受教育不仅要耗费一定的财力,同时还要使家庭丧失儿童从事劳动而带来的收益,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不便,物质基础贫乏,严酷的自然环境不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同时也降低了当地群众对儿童教育的积极性。为了扶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民族教育,但是对于大范围的教育资金缺口,政府的资金支持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方面的各种资金问题。有限的保障支持意味着教育保障体系要想真正发挥教育对地区发展的影响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明确保障体系的目标所在,然后通过各种方式,使有限的保障支持发挥最大的功用。教育根本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儿童素质,使其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提升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儿童教育的目标如此,因此对其进行支持的教育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生活贫困所反映的不仅是一种由于收入低下而导致的物质生活困难,更为本质的还体现着贫困人口自主谋生能力的缺失。从以上分析可知,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关键在于民族民众的个人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民族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就要围绕儿童自身的发展来进行,真正从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他们所受基础教育的质量。

  由此可见,保障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质量对于民族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他的与教育有关的活动都是客体行为,因此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相关举措都要围绕儿童来进行,相应的民族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要拓展视野,从当地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推进儿童教育保障,在追求儿童自我发展的导向下,通过教育投资、教育扶助等方式提高儿童教育质量。

  关于妇女在教育方面的影响,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宣言》中指出,妇女识字是改善家庭保健、营养和教育以及使妇女有权利参加社会决策的重要关键,投资于女孩和妇女的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母亲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支持越有效。从教育效益上讲,女童受教育程度不仅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对于她们作为母亲、作为社会家庭成员、作为有生产能力的社区成员也是极其重要的。接受教育的女童在未来更有机会提高生活技能,争取到更多的效益,同时由于教育给其带来的影响,有知识的母亲将更有可能培养出自立、自强、自信的孩子。从女性自身的发展来看,教育是打开妇女就业、社会服务及参与政治生活之门。面向女童普及教育是从根本上改善妇女教育状况的唯一途径,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无论是未来的角色扮演,还是未来的个人自我发展,教育对于女童都有特别意义。虽然女童教育的意义重大,但是在许多贫困地区受重男轻女的恶习影响,女童受教育的权益往往受到侵害,特别是部分民族贫困地区,本来教育基础就很薄弱,女童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很少,在重男轻女陋俗的影响下,部分女童受教育的权利甚至被剥夺。如今女童教育的意义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女童受教育的质量,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创造就学条件或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女童就学、争取社区参与、改善师资待遇、改进教育内容等。诸多措施的采取对于促进女童就学产生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然而,这些措施都比较依赖外部投入,尤其是财力、物力投入,难以产生持久效果。因此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效益缺乏可持续性,基于女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行推进措施的局限性,未来儿童教育保障体系必须在女童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建立一个长效的激励女童教育的保障机制势必会成为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

  民族儿童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民族儿童的基本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以此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动力,因此儿童教育必须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以当地发展需求为发展目标,根据现有条件,使儿童更多地掌握与当地发展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即儿童教育的适切性。每个人所处社会或社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对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内在的影响。民族地区儿童教育的保障体系对于儿童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要兼顾国家、地区、社区、家庭及学习者不同层面的需求,并且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可以提供的教育资源条件。

  虽然西南民族地区现有交通信息条件得到改善,有更多的民族儿童通过教育或其他方式走出去,但是毫无疑问,在当前的教育条件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大多数的民族儿童仍旧会留在其原来生活的区域,受诸多条件制约,很多儿童经过基础教育就要回到社会参加社会劳动,其在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将为其进入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适切性显得尤其重要,相应的围绕儿童教育所构建的教育保障体系也要考虑到教育的需求,保障体系的完善也要以加强体系的适切性为目标。对于西南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而言,贫困家庭要为家庭内的儿童参加教育活动付出一定的成本,也希望儿童的教育参与活动能够得到一定回报。因此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保障体系要着眼于使儿童的基础教育,使儿童在学校中真正学到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与生活有极大差距的知识。基于以上目标,教育保障体系就要从儿童的教育需求出发,使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可以为学习者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准备,提供儿童能够适应本地生活的知识、文化、生活技能、生产劳动等需求的保障条件。

  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为了使教育保障体系的力量更加强大,国家从各个方面着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救助。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等国际组织共同合作,在少数民族集中的中西部省区开展大规模的教育援助项目。同时许多非政府组织、民间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也配合国家行动,开展了自发的救助活动。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学校的分布较为分散,儿童上学的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相对于该地区巨大的教育缺口,需要强大的教育保障体系才能够有效支撑区域儿童教育的发展,而这个体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构建也是不合适的。教育是社会的责任,各方面都会因教育的开展而受益,因此对于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保障应该是社会各方面共同联合起来形成的保障体系。非政府组织、家庭及其他社会团体都应该出现在教育保障体系的主体行列中,通过广泛的合作关系构建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强大阵营,可以使相关保障体系更全面有力。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支持下,教育保障体系才能有效筹集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事业所需要的财力支持和其他人力支持,从而为该地区儿童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反过来,教育发展必将推进社会区域的发展,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关系着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保障体系势必要与区域儿童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明确保障体系指向性,促进保障体系的主体多元化,丰富和完善保障内容,通过各种措施更好地保障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质量,提高民族地区儿童教育的价值和效益。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缺乏,极易在人格发展上表现出不健全的特征,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目前,在很多农村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文化课,忽略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加之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课时不足、经费不够等。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极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参与打架、、吸烟等不良活动;或者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经常上山、下沟、游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身体、精神受到伤害的案件屡屡发生。

  要想把留守儿童列入帮扶对象,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舆论宣传,特别是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关爱,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半岛体育。同时,社会热心人士也可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父母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回家与孩子团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巩固亲子关系,做到打工与子女教育两不误。实践表明,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如果双方实现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第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第二,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关心和爱护;第三,以“手拉手”活动为平台半岛体育,构建“手拉手”互动模式;第四,健全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分类教育管理。

  鼓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与交流,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形成合力效应。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寻求新捷径、新方法,真正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的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问题。其一,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安全问题,特别是人身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加之他们一般是隔代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因此,常常会出现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其二,受到人身伤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三,自己行为失控,伤害别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不能够正常地接受有关青春期性方面的亲子教育,相对于有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学校和监护人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报刊、杂志、光盘等,但这些渠道的内容良莠并存,很多不健康的、淫秽的内容使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农村留守儿童很难辨别是与非,消极的因素会潜移默化地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引向歧途,好奇和扭曲的心理会使他们应用不正当的手段窥探性的奥秘。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替代的。由于父母远在外乡,留守儿童不但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而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习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导致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辍学厌学、成绩偏差、心理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等等。

  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差。尽管我国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二是学校管理措施不力。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一些相关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给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下许多隐患。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设施比较落后,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特别是文化传承功能减弱,社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旁观者。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家长外出务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就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加强对孩子教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养行为,避免家庭结构缺损和社会不良倾向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以保证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外出打工的父母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教育人类学指出,传统教育学空洞无力的关键是把教育简单化,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文化背景。同样,教师在教育上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文化背景,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学校或举行代养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依恋感,排斥家庭在教育中的指导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与家庭中代养人之间的代沟和以此而形成心理隔阂。父母外出以后,大多数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看管。代际价值观和心理上的隔阂使留守儿童无法认同祖辈的教育方式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家庭的道德教育处于缺席的状态。定期举办短期的家长学校可以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

  4.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儿童青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目前社区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由基层社区、学校等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将会长期存在,其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附属特殊学校的孩子被父母抛弃,因患病,受到家庭、社会的歧视,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情感发展滞后。他们起初来到福利院这个陌生的地方,都感到害怕、恐惧、伤心。老师首先要尽量弥补孩子心中亲子依恋之情的缺失,让他们的健康情感复苏,正常发展。我既是老师又像母亲,除了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外,还要悉心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让他们生活在爱的氛围中,老师有爱心,同学间有爱意,社会人士关心。福利院的孩子每天都一起学习、生活,彼此就像兄弟姐妹朝夕相处,教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去掉戒备心理和情感的藩篱,接纳别人的关爱,进而学习关爱他人。如兰兰是一个先天手指缺指畸形的小女孩,来到我院时还不到半岁,由于各方面发育迟滞,三岁进入教学班时,走路不稳,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也不说话,自己躲在一边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我每天都亲自去接她上课,送她回护理班,抽时间与她交谈,给予她亲昵的抚摸,拥抱她,给她唱歌,讲故事,和她一起玩“拉钩钩”游戏,和她一起参与各项活动,特别是大肌肉运动如滑滑梯、钻筒、走斜坡、玩球、骑小车等有利于锻炼大肌肉的运动,并随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经过两个月的相处,兰兰比原先快乐多了,一看见我会跑过来抱着我叫:“老师好!”也能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要,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

  智力落后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大都很差,如穿衣服、如厕、盥洗等日常生活技能,看似简单,对他们来说却很复杂。因此,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要小步子走路,把要教的内容分解成为一些较小的容易学的小动作,手把手地教。教新的动作要耐心给予清晰明确的说明、示范、协助,循序渐进地学习。例如“脱衣服”这个环节,我就分7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耐心,有的动作对正常儿童可谓轻而易举,可是对于智力落后的儿童来说,通常是几十遍甚至上百遍重复。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差异很大,智残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对他们的教学不能完全统一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时要尽量考虑到不同幼儿的特点,如果太难,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孩子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学会,这样获得的“果实”更香甜,成功的体验更深刻。因此,我在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例如主题活动《我是小小清洁员》,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层次。A适合轻度智障:能认识常见清洁工具的名称、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步骤;会认、读、写相关简单的汉字。B适合中度智障:知道常见清洁工具的名称、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步骤。C适合重度智障:在老师的反复引导和辅导下学会简单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通过这样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避免了轻度孩子“吃不饱”而中、重度孩子“吞不下”的情况,更好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智力落后孩子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不善于归纳和分析,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借助实物、模型、玩具、图片、录音、投影等手段,把抽象无形的知识变成具体可见的形象。采用演示、操作、观察、比较、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等方法互相配合,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孩子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实践中增长经验。此外,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我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专注力。教学时,注意声情并茂、肢体语言丰富;在设计板书、幻灯片、投影上的画面时,力求多变、活泼、色彩鲜艳、图形丰富等。

  总之,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教师要以平等、关怀、耐心、接纳、尊重的态度,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要,为他们创设充满爱与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儿童注意力通常只能集中二十分钟左右,多图形、景象、立体形象会增加儿童视觉上的趣味性,吸引儿童注意力。在进行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制作时,要强化互动的理念,要理解用户的体验,从色彩、图形等几个大方面对界面设计进行有特色的分析和归纳,对其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述。(1)目标导向界面对于儿童教育类的出版物来说,应该拥有明确的视觉导向系统(知识框架),一种直观和操作简便的界面对象,把当前要使用的操作命令以项目列表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供受教育者按需选择。根据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楚明晰的目标导向不仅可以减轻记忆负担,而且易于操作。(2)窗口在窗口的设计上应尽量采用单独的大窗口显示,因为儿童的思维系统性不强、注意广度较小,当多个窗口同时或交替出现时容易使他们不知所措。而大窗口便于其察看窗口内容,能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注意力和排除屏幕上其他信息的干扰。(3)图形化按钮这一种非常符合儿童思维、认知习惯的交互方式,在数字教育出版物设计中,我们提倡按钮形象化、图形化,让儿童一看就知道点击可以触发哪些动作,表达方式接近自然,易于识别和理解,削弱了受教育者对数字化出版物界面产生的陌生感和神秘感。(4)对话框是一种弹出式窗口,根据教学情景,将教学内容以对话框的形式展示。在一个对话框中设计的选项不应太多,如果太多,则会造成使用效率不高、浪费屏幕空间等,这时应考虑用其他方式设计。

  在儿童教育类数字出版物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借助音乐和声音效果创建一种特殊传授方式,把儿童带到特定的气氛之中,有助于调动情绪,使学习过程变得更轻松,丰富儿童的感官享受。语音操作命令,形象化图标相结合的讲解内容,及时的语音信息反馈等。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学习的过程渴望互动与鼓励,因此,在交互设计过程中,反馈尤为重要。例如:当孩子把手指放在屏幕上某个图标时,会有相应的音乐,可以是图标的对应解释,也可以是对孩子动作的鼓励,如“答对了”“你真棒”,增强界面的交互性。

  儿童求知欲强,喜欢探索发现与模仿,追求独立完成任务的胜任感,同时又渴望沟通与获得帮助。增添多种动感的交互方式,让儿童用户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1)点击。当学生点击屏幕上的一个按钮或图标时便激活此项交互。或者当学生用鼠标点中某一对象时,这些对象可以是一幅图形、图像或一段字符等。不管对象在屏幕的什么位置,只要触碰到对象时,便可激活交互。这种交互方式操作便捷、不易出错。(2)拖拽。移动对象交互是指鼠标选中对象并拖到一指定区域时激活交互。要求学生将正确结果拖入等式,搭建一个等式桥。(3)输入文本。利用输入文本进行交互就是就建立一个文本输入区,让受众在其中输入字符,输入结束后系统将其输入与标准比较,并依据输入结果对受众的操作做出反馈。总的来说,影响交互方式选择和设计的因素有受教育者的特性(如儿童的技能、经验、偏好),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以及数字化教育出版物界面的其他元素和系统的软、硬件支持环境等,设计者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儿童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功能作用角度分析,儿童用户有使用流畅、获得丰富的信息、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这三方面的需求。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来分析,寻找儿童用户使用教育软件的情感上的需求,可以概括为有趣味性与审美性(适度吸引儿童,提高积极性)、能够在独立完成中获得成就感。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例如,成绩评价、思想行为评价、学习成果评价等,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把评价作为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平板电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肯定其对教学的变革性影响,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表示质疑。平板电脑用于教学需要系统化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有针对性对课堂进行开发的电子课本,而不是碎片化的,简单地把网上搜集起来的文字、图片、视频整合起来的课件。设计师明确自己所处的角色,要重视儿童的认知特性和思维习惯,以教育者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体现的正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经营观念或“用户为中心”的市场理念,其实质就是服务。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要能帮助儿童沉浸在学习环境中,并从学知识中感受乐趣。结合儿童的认知特性,不断探寻更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才是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1.自私狭隘。除了自卑孤僻以外,留守儿童大多具有自私狭隘等不良心理。经调查分析发现,在为人处事方面,留守儿童大多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只关心个人利益,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并拒绝参与团队活动。在言行举止上,具有此类心理的留守儿童大多将自我作为中心,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就会发火、沮丧。

  2.厌学情绪严重。留守儿童大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对于学习,他们往往表现得厌烦、毫无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也较差。更有甚者,扰乱课堂纪律,并与老师和同学发生矛盾。当然,除了留守儿童以外,其他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厌学心理,但此种心理在留守儿童身上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3.逆反心理强烈。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而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则表现得更加突出。和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们也有着一系列需求,例如成就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理解需要等。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孩子相比,在实现这些需求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面临许多困难以及挫折,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从中产生失败感和失落感。倘若他们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调节,将内心深处的心理冲突下来,那么他们就极易走上逆反的道路。

  1.对留守儿童进行尊重和关爱。教育以爱作为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和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对于所有学生而言,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关爱是其最为基本的心理要求。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呵护以及教导,留守学生对爱的需求则更为强烈,为了对亲情方面的缺憾进行弥补,他们就迫切渴望老师的关爱。所以,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就需从他们的心理状态出发,对其进行呵护和关爱。

  2.对良好的班集体进行创建。针对留守儿童自卑、孤僻以及压抑的心理状态,教师需采取措施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班级环境,首先鼓励他们多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体会到来自班级大家庭的关心和爱护;其次,需为其创建出一个较好的活动环境,即鼓励留守儿童们多参加班集体活动以及校园活动,并将活动中心任务交给具有一定组织领导才能的留守儿童,旨在对其责任感进行有效培养。另外,针对能力较弱的留守儿童,教师需不断进行鼓励,并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友谊。

  3.对其信心进行树立。由于处于青春期,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给予肯定,并在此期间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所以,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积极采取措施指导他们对自我进行正确评价,即明确自己的优点、缺点,进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扬长避短。

  1.对留守儿童之家进行建立。需对“留守儿童之家”进行积极建设,即号召社会各界进行捐款,帮助“留守儿童之家”添置青少年书籍、桌椅、纸笔、运动设备等,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为留守儿童普及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章,使其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得到加强,进而提升其防范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约翰・杜威(1859-1952)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研究成果涉及到哲学、教育、社会、政治、道德等各个领域,其中其教育哲学的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也最深。韩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接触和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20年来,韩国学界有掀起了研究杜威的热潮,杜威及其教育哲学在韩国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1995年至2015年以来韩国国内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第二,以主题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杜威教育哲学研究现状分析;第三,对韩国的杜威研究的进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和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

  由对17篇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分析可见,近20年来韩国国内博士学位论文对杜威及其教育哲学的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有关宗教以及对于韩国教育的功过评价没有涉及到之外,几乎囊括了所有有关杜威的研究主题领域。其中,尤其偏重于对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杜威思想中有关知性和反省式思考、教室民主主义、经验学说的内容都有所涉及。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哲学并不是已经过时的学说或者教育遗产,而是正在影响着、未来也势必会对韩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金研熙(2007)的论文以杜威的艺术论和探求论中的智力思维概念为基础,说明了艺术中所具备的教育性涵义,并探索了知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相互沟通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学科间研究将人文科学的美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学结合起来。金机洙(2008)的论文深入讨论了约翰・杜威的美学经验说,并从美学经验论的角度展开了对音乐教育的教育性研讨。最近学科间共同研究引起了全世界学界的注意,韩国也不例外,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共同研究正在活跃发展。金研熙的论文从学科间共同研究的角度,为杜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郑淑子(2012)的论文从哲学咨询的角度分析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经验论中的连续性世界观和相互作用性世界观,探索了实用主义思考训练方法和反省式思考中的哲学咨询的可能性。孙玉周(2014)的论文综合考察了多种哲学咨询方法,并对杜威的反省式思考以及其适用的哲学咨询过程进行分析之后,通过直接的咨询案例探讨了杜威反省式思考理论作为一种哲学咨询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两篇论文摆脱了其它千遍一律的杜威教育哲学浅显研究的定式,为杜威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

  现在重要的不是杜威教育理论对韩国的影响有多大的问题,而是韩国教育者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真谛究竟理解了多少的问题。杜威的关心领域非常之广,涉及其教育思想的有关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要想正确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必要重读杜威原著,并彻底理解杜威原著内容。

  从1995年到2015年20年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只有一篇研究了美国社会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理解。要想深入研究杜威,不仅仅是美国,也要深入了解中国和日本对于杜威的研究研究动向。因为杜威曾于20世纪20年代亲自访问过日本和中国,还做过多次演讲,日本和中国对于杜威的研究不管是从量上来说,还是质上来说,都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杜威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曾经亲自创办过“实验学校”,但是近20年的研究中,并没有真正有关“实验学校”的研究。不仅如此,杜威还重视职业教育,认为应该同时促进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应该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才。遗憾的是,17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并未涉及到杜威思想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这也是将杜威研究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