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如何看教育专家尹建莉批龙应台:在儿童教育上一些废话误导了家长?

  半岛体育这个两位母亲,其实都是在传递自我的教育方法。而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在争论教育方法的对错。而关键点恰恰在于此,教育方法有对错吗?

  打个比方,又见你邻居家的小孩。从小是个乖小伙,英俊帅气读书好,孝敬父母懂礼貌。大家都说,这家父母教育有方。突然有一天,这个小伙因为赌博,在三五瓶之后,开启了跑路生涯,跑路过程中还不忘记逼二拳。邻居又说,这小伙这辈子完了,他父母太宠着(压抑)这个小伙的本性了。过几年,小伙突然又回来了,在工地板砖几年后,攒了一笔钱,开始创业半岛体育,不仅还清了赌债还迎娶白富美,成为沙县CEO,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邻居又要说,这家父母真厉害,挫折教育棒棒棒。

  如果你不太懂上面的黑话。我在说个故事,一对农村父母,辛苦供养一个孩子上学,孩子读书很努力,但是就是有点笨。结果考上了二本,毕业后在一家企业辛苦工作,找了个媳妇,每天过着早出晚归但是有妻有子的生活。有一天,他和媳妇逛街,看到了商场大厅的一家钢琴,他心中一颤,上去弹了弹,虽然是乱弹。但是旁边的一位钢琴师傅,却惊呼,这位小伙有极高的钢琴天赋,可惜年纪大了,如果从小学钢琴,那么一定是一代大师。小伙听完,领着媳妇孩子继续逛商场了。

  看到这,你可能觉得我故事编的很烂。其实我想说明,在一个人盖棺定论之前,你没办法评价他受到教育的好坏和优劣。没有哪个父母可以保证自己的教育是正确的,哪怕他的孩子过的比其他的要优秀。

  大部分家庭选择的教育方式,是基于这个家庭的能力,让孩子独立生活的大概率事件。没有那一位父母可以保证自己的教育方法完全正确,因为你看起来很美好的教育下,一些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比如蝴蝶效应。大部分家长劳其一生,只是让孩子在当下去完成一个看起来最优解的教育,但是无数个看起来最优解的教育步骤组合到一起去,那么只有天知道最终会发生什么,而且大部分家庭无法保证每个时间段对孩子的教育做出的都是最优解。教育和人生很像,我们很难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更难评价他受到的教育是否成功。

  我们评价一个教育的好坏,其实只是说,这个人在很大概率上他的人生会朝一个方向发展半岛体育,在这个方向上能走多远,会不会在中途转向,没有一个人会肯定。

  这就是教育的无奈。所以忽略这点去谈教育方法的教育学家,不是真傻,就是在装傻。

  大部分家庭的教育方向,都是基于父母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我记得我小学时候看到一组漫画,一副是一个穷眼镜的爸爸对孩子说,你以后一定要挣大钱。一副是一个带金链子的爸爸对孩子说,你以后一定要读书。我可爱的政治老师说,这反应了知识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我当时就感觉到,她是在胡说八道,这根本就是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什么就想让孩子有什么一样。

  一个在云贵边区的家庭,可能会跟孩子反复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孩子拿来家一包香烟可能都会被父母打个半死。而一个东北家庭的父母,可能会跟孩子强调朋友的危害性,孩子去趟迪厅,父母就可能怒火中烧。(只是随便举个例子,别对号入座)

  我在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虽然我认为很恰当)。一对农村父母,初中学历。本来孩子只需要安稳的读书上大学,在孩子这代尽量的完成升阶。但是这对父母听了一个教育讲座,是激发孩子天性发扬孩子特长的。这对父母觉得很有道理,卖田卖地的供孩子学音乐,最后父母穷苦一生,孩子在酒吧做DJ。

  基于这两点你会发现,其实教育是一个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从来没有正确方法的东西。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说,不管是这两位哪位母亲,只要他们能提供孩子自己的社会价值观投影,并且辅助相应的教育资源。这两位母亲都是正确的。

  龙应台觉得孩子读书重要,那么就以身作则,自己在家给孩子一个读书写书的榜样。并且全力供给孩子的读书资源。

  伊女士觉得孩子兴趣爱好重要,那就亲力亲为,自己在家陪孩子弹琴书画。并且花费不菲的去让孩子陶冶情操。

  这两位父母都没有错,都是把自己对社会的价值观反馈给子女。所以他们都是正确的,都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在日后大概率的平稳生活。

  她是教育学硕士毕业----科班出身,当老师的资格是具备的,但是今天的硕士和专家能不能划等号?还要看是不是从事教育研究,且做出重大成就。

  出版了几本儿童教育的书。其中最出名的也就是她的第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实际上就是用自己女儿当范例讲自己怎么怎么把女儿培养成十分优秀的人才的故事集。因为比较浅显易懂,贴近中国当代城市居民的生活,在普遍重视孩子教育的中产阶级焦虑症下得到推崇,一时间大卖,于是她就突然被戴上了儿童教育专家的帽子,于是她自己也真的认为自己是真的专家了,此后一写再写,还发生了否认自闭症多动症的事件,至今她仍然没有认识到错误,觉得还是她的观点正确。

  她最大的骄傲在于自己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女儿。但是我在网上搜来搜去,不知道她的女儿究竟上了什么学校,从事了什么专业,优秀究竟在哪里?

  换句话说,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到底还是有个标准的哈,毕竟录取率在那里,也算千里挑一。

  当然还要说,不是每个哈佛学生家长都去写一本书的,因为真相非常残忍,大多数的成功无法复制,主观能动性作用很小,可以提高概率,却不能保证成功。所以有的人说,她女儿的成功都被归功于她的教育?那送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从小养,也行吗?要是生个5个6个,什么窦燕山五子名扬,赵锡成六女扬名,说家教好说服力是很强,一个孩子,彩票总有人中的,我还见过打麻将天胡的。

  她呢,就是为了卖书,啥都敢写,直接就说绝大多数自闭症多动症都是家长没好好带孩子,好么,一竿子扫过去,你还同情这些家长?活该么!

  先否定医疗机构,再给出偏方治病,其根本一条,就是信她则灵,强调家长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不可能,对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冲进去当民科专家,她才是误导了无数不明真相的观众。

  在此我也普及一个小小的常识,就是自闭症的训练是非创伤性的,不会把好好的普通孩子给教呆了,举例说明,如果是一个普通孩子,第一课是教你吃饭拿勺子,你看一下就会了,接着第二课吃饭放嘴里咽下去,你再一看,也会了。以此类推。

  自闭症孩子的训练是把普通孩子的看一眼就会的东西分解成无数步骤一点点训练孩子达到,你装也装不来,你水平到了人家一看这正常啊。如果学都学不会,那分两种,一种是笨在学不会,一种是笨在不知道要学。

  尹建莉就是个这方面的民科,啥也不懂,自闭症早年发现的时候都把原因给归结到养育方式上,结果造成很多悲剧,被指责为没好好当爸爸妈妈的家长们贴上了冰箱妈妈的标签,不少人自杀身亡。

  最后呢,发现这是倒果为因啊,妈妈们不明白自己的呼唤和爱心怎么永远得不到孩子的回应,不知道这是孩子的天生病症,于是自然会在反复挫折下回避孩子,不再无限耐心,如果她们知道孩子冷冰冰不知道爱与回应原来是自闭症,就像我们知道孩子肚子疼整夜哭泣也不会对孩子发火。

  今天科学研究表明,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孩子大脑是不同于正常孩子的,就像精神病,表面上是精神出了问题,实质还是承载思维的大脑皮层肉身出了问题!今天我们会吃百忧解缓解忧郁症,今后说不定也会有其他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

  说了这么多,就是一点,这个“专家”,可以打个引号。张悟本也曾经是专家呢,你妈妈抢购过绿豆吗?

  补充一点,目前中国很多人对待精神疾病的态度是黑白二分法,要么就是否定有病,什么忧郁症,心情不好多喝热水啊!

  总而言之,自己的孩子,是要花功夫下心思,拥有一套自己的方式的,谁会比你更了解孩子?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你不可能像我一样依靠一份工作或者一家单位活一辈子,想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生活下去的方式,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能够学会去适应这个社会,学会如何去学习。

  也许等我和你妈老了以后,能给你留下一套房子,一点钱,但是这些并不能保证你将来一定衣食无忧,最终你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双手去找饭吃,能多学一点,多会一点,你将来肯定就会轻松一点,你想去哪里玩,想做什么,都可以通过自己去努力获取,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讲真在看到尹建莉这篇文章之前,我也觉得龙应台的这段话毫无新意,完全就是普通人的思维套路,我都很不理解为啥被那么多人转来转去,看到尹建莉的评论我觉得很爽呢……我特别想点赞“一段看似金科玉律的话,一点都没超越大众的平均认识水平,不过是一阵唠叨,是教育废话的典型代表”这句哈哈哈……

  不过我觉得尹建莉也谈不上“批评”和“抨击”龙应台,她反对的并不是观点,而是说话的方式。很多家长就喜欢把一些看起来很政治正确的话反反复复说,孩子很反感的,如果毫无新意那更是起不到作用。意图正确并不等于方法正确。

  尹建莉有些文章确实写得容易遭炮轰,尤其是新出的《自由的孩子都自觉》,看得我都替她流汗,完全是被人喷的大靶子啊,为什么呢,因为这本写得太简单粗暴了,完全没有《好妈妈》那本那样深入浅出分析讲解,就好像一本不给分析只给答案的习题集,如果没有看过《好妈妈》而直接来看这本,会觉得这本简直就是在随心所欲胡说,不知是不是赶时间,成书确实草率了些。尹建莉的书都是基于她的核心观点而写的,即真正对孩子的理解和信任,只有这个基础存在,文章才有意义,如果只拿出某一篇文章,确实处处是喷点。我站尹建莉是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确实触动了我,不仅是对待孩子的观点,对我自己的人生观都有很大震动,纾解了我童年留下的很多苦闷。如果单独拿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来评价尹建莉,是有失公平的,但我也不得不说,《自由的孩子都自觉》这本确实写得草率……

  我还是得说,我并不认为尹建莉在“炮轰”龙应台,尹建莉反对的真的不是龙应台的观点,尹并不反对孩子读书,尹自己其实也很为自己女儿成绩好而自豪。她反对的不是读书,而是“教育废话”。龙应台的话并算不上错,错就错在和普通大众一个水平。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母亲,你爱怎么唠叨自己孩子就怎么唠叨,再教育废话别人也不说啥。但作为龙应台这样的公众人物,披着金光闪闪的各种光环,还说教育废话,还只给鸡汤不给勺,简直就是对不起观众的买书钱了,这样质量的文章,起码我是绝对不会掏钱买的。

  其实我们更应该这样解读尹建莉的潜台词:作为要出书的公众人物,应该写出更有质量和深度的文章,而不是和大众一个水平。更进一步说,会使某些家长觉得说出这样的废话就是很高的教育层次了,下一步就该到处哭诉“我嘴皮都说破了孩子就是不听”了。而不再去反思,如果说了如此“正确”的话,孩子却听不进去,到底问题在哪呢?

  但讲真如果我是尹建莉——同样作为公众人物的尹建莉,我会很谨慎要不要发表这样的文章的,不能高估群众。别人都读大学了某些人还刚看到1+1=2然后大赞对对对,1+1=2本身没错,但如果大家都停留在这个水平还要叫好,其实挺可悲的。

  尹建莉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倡导家长尝试着反思,自己是不是就是在说这类低水平的废话,以及尝试思考,怎样说得更能打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