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家风家训内容十篇

  半岛体育1、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2、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体评价方面。近十年来学者们纷纷从理论的高度和文化学意义上揭示《颜氏家训》的价值,如辉认为《颜氏家训》一书透视着中华人文文化的芬芳气息,鲜明地表现出以人为中心、以生存发展为基点、以做人为宗旨的人本主义家教风采(辉《颜氏家训的人文关怀及现代启示》,《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余双好认为:《颜氏家训》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的成熟和具有独立形态的家庭教育文献形式的出现(余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l期)。滕云玲从颜氏家学的角度指出《颜氏家训》成为颜氏家学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颜氏家学传承的见证,更是颜氏家学的拓展(滕云玲《南北朝时期琅琊颜氏的家学传承》,《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3期)。卜艳军认为家范是家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篇幅较长的规范性家范”(卜艳军《家谱中的家范》,《寻根》2006年第3期)。

  《颜氏家训》的成书时间,余嘉锡和王利器两位先生都曾进行过探讨,都认为成书时间应在隋代开皇年间及平陈以后。朱明勋对此提出怀疑(朱明勋《(颜氏家训>

  的成书年代论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朱氏认为余、王两位先生依据书中的个别字句如“今虽混一”及“忠”字的避讳就断定成书时间,是有纰漏的,“今虽混一”只是臣下粉饰太平的说法,不足以证明当时隋已统一;文中的“诚”字也并不一定就是“忠”字的避讳。朱氏还认为该书的著作过程同作者的生平经历相关联,比较复杂,即:有作于北齐的,亦有作于齐亡之后的,还有作于入情之后的,很难作确定划一的界定。他还认为书名题北齐颜之推是因为这种题署应当是颜之推本人以此书草创于北齐而拟定的,而不是什么自炫其“人门兼美”的缘故。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方面。张承宗、魏向东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内容既与东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家教家风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又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儒学传家的同时又沾染玄风,二是在重视艺能教育的同时又重视门风传承(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李景文认为,中国传统家训“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可分为为人处世与齐家守业两大类”,“中国古代的家训文化首先关注家庭的稳定和人伦关系的和谐”(李景文《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曾凡贞认为家训的内容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事务的治家之道,二是教育子孙为人为官之道(曾凡贞《传统家训及其现实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8年第4期)。除此之外,概括者甚多,内容大多相似,兹不赘述。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应该说是人们最关注,也是被人们写“滥”了的方面。近十年来,仍有不少人关注教育内容、方法、教育的优良传统、教育思想等方面。但是,大多祖述前说,鲜有创新。较有新意的是陈东霞的文章。陈氏认为《颜氏家训》提倡德教为先,即以儒家思想即节义忠孝教育子孙。“颜之推认为下级臣属要忠君,不应竞求个人禄利;为了实践此道德准则,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陈东霞《试论《颜氏家训>

  的儒家思想》,《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袁北星提出《颜氏家训》注重个人修养,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做人的本分”,“克勤克俭戒骄戒奢为持家的根本”(袁北星《中的家庭教育观》,《江汉论坛》2004年第12期)。

  从理论深度对颜之推的思想进行总结的还有辉的文章(李文出处同上)。辉指出颜之推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观以安身立命为宗旨,他对子弟们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子弟们通过内心的自我完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体现了他(指颜之推)对生命和人性的充分尊重。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劝学箴言,广义的大学习观,“与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习观,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目标上既是一种承续,又是一种延伸、推广与细化”。

  社会批判思想方面。钱国旗认为颜之推对当时的不良士风和学风进行了批判,钱氏说:“作为身处乱世的封建士大夫,颜之推从自身的信仰与价值取向出发,对当时社会的种种衰颓情状和不合理现象展开了生动而客观的描述,尤其对士风的腐败做了较为详尽的揭露,这一切都闪烁着社会批判的光芒。”(钱国旗《的社会批判思想――论颜之推对不良士风及学风的揭露和批判》,《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颜之推主要对当时一些士大夫不学无术、不涉世务的腐朽作风进行揭露和批判,“君子立身处世贵在有益于人”,钱国旗认为颜之推反对不知学古的浅陋无知以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认识,提出既要专又要博,反对闭门读书,提倡互相学习启发,反对浮华虚伪附庸风雅的风气,反对空守章句、师说以至繁琐迂阔的学风。

  风俗文化方面的研究。80年代已经展开,主要涉及南朝士族在语言、称谓、婚姻、嫡庶、游艺等方面的习俗。顾向明、王大建指出:萧梁、北齐时期,南北方士族阶层的风俗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南方士风呈现女性化病态化,弥漫着阴柔、迂诞、浮华之风,而粗野强悍的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交融在一起。给日显文弱和颓废的儒家文化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激发起新的活力,使中原士风呈现出勃勃生机(顾向明、王大建《(颜氏家训)中南北朝士族风俗文化现象探析》,《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朱明勋、戴萍波也具体分析了南北朝时期土族的社会风俗(朱明勋、戴萍波:《从(颜氏家训>

  看南北朝时期的某些士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l期),与钱文观点相近。

  华村委会地处乐平镇东面,北与花都接壤,南与南海接壤,区域面积9.1平方公里,下辖上华村、下华村、尹边村、塘边村、米村、良岗头村等6条自然村。总户数有1522户,户籍人口5280人,流动人口1321人。其中尹边村是乐平镇重点打造的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时作为乐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及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个重要活动阵地,始终发挥思想引领、文明教化、涵养文明乡风的作用。

  我村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儒家传统文化,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在尹边村新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家风家训馆、粤剧名人馆、粤剧传习基地舞台、党群培训中心以及修复了松桂书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动家风建设常态化。

  以下是华村委会、华村妇联开展家教家风工作的主要做法:一、思想引领,场馆阵地建起来。

  一是家风家训馆,据《勅封宗圣族谱》记载,尹边村的曾氏村民为曾子后代,已由63代开祖发展到现在81代,村内崇尚儒家传统文化,并将“孝”文化作为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传承下来。尹边村家风家训馆以曾氏村民所传承的曾子文化、儒家思想作为主要切入点,对尹边村 “尹、曾、范”三大姓氏家族所遗传下来的祖训家规为内容进行展开,提炼其核心思想内容,充分挖掘三大姓氏世代流传的故事、经典格言、名人事迹进行展示。亦设置还原“三省堂”,进行场景展现,通过对群众开放参观进行思想教育。

  二是民风馆,主要展示尹边村的村民精神风尚。挖掘尹边村村民克己修身、孝敬父母、夫妻和顺、和睦友邻、友爱互助、清正廉明、好人好事等“好人”案例进行展示,树立榜样作用,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群众面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三是始建于清朝的“松桂书舍”,除了有着独特的建筑特色外,自创办始,便以“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的诗意及隐喻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理,从未中断过教化育人的使命。

  这些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让尹边村保持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华布村人的心田。

  1、以文为娱,开展系列家庭文明、家庭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好家风”宣传展览活动,每个季度开展一场以“传家规、立家训、扬家风”为主题的群众活动,包括展览、图片展、讲座、派发资料册子等。二是组织亲子活动、促进家庭和谐之风:如亲子趣味读书会、中秋节亲子DIY灯笼、DIY月饼、孝德家庭讲孝德故事、亲子趣味运动会等。三是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道德春联进万家、元宵节包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三八妇女运动会、植树节种树活动、重阳节敬老活动等节日特色活动。四是对独居老人、单亲特困母亲、春雷儿童进行定期入户探访活动。五是开展义修义剪义诊志愿服务等其他活动。六是组织村民进行乒乓球、篮球比赛等,提高村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2、寓教于乐,“家长学校”、“妇女之家”联手提升村民综合素质。一是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村民公约等活动。华村委会在2017年经过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多次讨论后重新制定了《村民公约》,并将其公示在村中的道德文化宣传栏中,印制成小册子派发到每家每户,以人为本,为让村民主动参与到创建家庭文明活动中来,倡导社会新风。二是每月开展两场“松桂大讲堂”,主要宣讲优秀传统文化、优良家风、家庭教育的内容。三是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育婴师培训、化妆师培训、面点师、广场舞培训等专项培训,加强村民学习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四是开展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家庭法、反家庭暴力、女性健康保健等专题讲座和户外宣传活动等,如“三八”维权周活动,反家庭暴力法宣传活动,禁毒宣传活动,全方位进行家庭文明宣传和教育。五是举办大型的文艺晚会,如七夕文艺晚会、中秋晚会、重阳节粤剧汇演等,辐射带动更多家庭传承良好家风,弘扬文明风尚。

  1、创建特色宣传氛围。尹边村家教家风所处的红色驿站总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在家训馆内设置一系列曾氏、尹氏、范氏祖训挂画等装饰,在民风馆内添加村民风尚及乡贤文化元素,营造出良好的村风民风。除了欣赏最美花海、古朴村巷、青砖石块、古榕流水,还透过“家训”感受乡风文明,感受乡村德治,从历史的血脉中得传承优秀的文化,获得文化认同与归属。通过宣传栏、公开栏、以及LED显示屏,做好对家教家风文明风尚的宣传。在村中显眼位置道路置有关家庭美德、家规、家训的宣传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文明家风。依托村松桂书社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特色,对“松桂书社”进行保养维护修缮以及文化元素植入。现书社配备有藏书区、阅览区、历史文化展示区,配置阅览书架、桌椅,供村民平日免费借阅,同时,通过在松桂书社开展开笔礼、松桂大讲堂等活动,传播优秀文化知识。寒暑假结合雏鹰展翅班、儿童之家活动内容,对辖区学生进行写作、演讲等技能培训以及家庭教育。

  龙岗区是客家人聚居地,全区干部职工中客家人占比很大,客家人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尊祖敬宗、耕读传家、开拓进取、兴家报国的文化特质,及尚简崇拙,贬奢抑侈的生活态度,都体现出“廉”的特质,因此确定展览主题为“知礼识廉 言芳行洁――客家廉洁文化展”,直观地表达了懂礼节、讲诚信、憎贪婪、重廉礼的客家廉洁文化内涵,很好的体现了廉政教育这一展览主旨。

  展览选定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鹤湖新居北廊,该处相对比较独立,除了每个单元房可以做展厅外,廊下空间较大,两边的墙壁可以做展板,展览部分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展览分成展板和展厅内容两部分,展板包含廉政典范、家训家规、楹联谚语三方面内容,展厅是展板内容的补充和延伸,遵循“廉、俭、礼、孝、信”主线,展览调查收集到的家训家规、楹联谚语等客家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利用图片和实物更加完整展现。

  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首先整理馆内近几年征集和收集到与客家廉洁文化相关的文物、资料,在此基础上,赴河源、惠州等地收集资料、征集展览所需的文物,并实地调查龙岗比较出名的家族情况,撰写展览方案,方案经专家多次评审,并结合区纪委提出的意见建议,多次修改后确定。展览详细介绍了清代广东连平颜家和大鹏赖家,这一文一武两大高官家族(清代广东素有“文颜武赖”之称)廉洁故事,收录了58个(目前已扩充为102个)客家姓氏的家训、数百条客家楹联谚语等客家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充分利用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现有的资源优势,以现代电子技术和传统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铺设和展示,体现重廉礼、憎贪婪、讲诚信、懂礼节的客家廉洁文化内涵,突出反腐倡廉的时代特点,构建具有龙岗特色的廉政教育展览。

  以“廉、俭、礼、孝、信”为主线,深入挖掘客家人重廉、从俭、尚礼、行孝、守信的真实故事。其中,以鹤湖新居现有的罗氏家族展览为基础,突出表现罗氏开基先祖的勤俭节约;以客家楹联为载体,充分展现客家人对于修身怀仁、正直处世的道德要求;以客家家训为载体,充分表现客家人的尽忠尽孝;以客家谚语为载体,充分表现客家人的诚实守信;以清代广东两大著名家族“文颜武赖”为载体,突出展现客家人的勤政廉政。为此,我们去年三月还特地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文颜”的故里――广东省连平县的颜氏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考察,充分收集颜氏家族勤政廉政的各?N素材。

  该展览通过广泛收集韶关张九龄、连平颜氏、坪山曾生等客家名人廉洁履职的小故事,展现勤廉特色;重点从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点滴中展示客家家教、家训、家规,展现客家特色;以龙岗罗氏勤俭持家事迹为基础,兼顾大鹏赖氏、坪山黄氏等知名客家家族的勤廉事迹,突出“大龙岗”概念,展现本土特色。展览主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即文化的感染力,使得前来参观的广大干部职工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廉洁、勤俭、进取、公平、公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展览还将家训、楹联、谚语等传统文化要素作为重要的廉政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图文、漫画展板和电子阅读机相结合的方式,收录了102个客家姓氏的家训、数百条客家楹联谚语等,丰富了廉洁文化展览内容,增强了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前来参观的游客只需在电子阅读机上轻轻一点,便可查阅较为典型的102个客家姓氏家训、数百条客家楹联谚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此外,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大众书廉”版块,用传统方式――毛笔在电脑屏幕上写下自己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想法和体会,照相留存。

  龙岗客家廉洁文化展览举办后,区内各街道、各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现场参观,得到了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光明日报》总编何东平、省纪委宣传部部长梅河清、副部长庞冰以及市纪委相关领导实地调研后,对龙岗区大力弘扬客家家风、将客家文化与廉政教育相结合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广东党风》、《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截至目前,前往基地参观的人员达16500人次,其中党员干部超过4000人次。

  在举办龙岗客家廉洁文化展览的基础上,我们对龙岗地区客家家风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2016年3月1日,省纪委网站“南粤清风网”“南粤优美门风?家规家训”栏目刊载了《龙岗鹤湖罗氏:勤俭兴家 清白存心》,对龙岗鹤湖罗氏家风文化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5年确定的展览主题是:“知礼识廉、言芳行洁”龙岗廉洁文化展,从内容上看,实际上都是家风文化内容。存在着展览主题与内容尚不能完全吻合。

  2015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调查工作没有在龙岗大范围铺开,第一手资料收集不够充分,因此有些展览内容部分来自深圳周边,甚至是广东省内其他客家地区,没有完全体现龙岗区展览的“本土化”属性。

  当代观众对展览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展览内容好,形式不新颖,对公众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展览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次展览,虽然有科技性,如电子触摸屏,增加了“大众书廉”环节,对公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信息化的今天,这种科技形式远远不够,尚有待进一步丰富。

  区纪委在2016年初就对廉政展提出了“做大做强”的要求,街道纪工委在2016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对展览优化提升。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年初就着手策划,分成两个工作组,开展了龙岗家风文化调查工作,组织部分省市文博专家就展览提升方案(初稿)进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展览立意、题材好,对发掘客家文化内涵,打造客家展览品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提纲内容丰富详实、结构清晰,符合博物馆陈列规范,原则上通过。目前,展览方案和设计初稿已报区纪委,等待通过后进行展览陈列施的工工作。展览探索和提升的新思路如下:

  参考“龙岗家风文化调查方案”评审专家的意见,并经区纪委教育室同意,目前确定的展览主题:“知礼识廉 言芳行洁---龙岗家风文化展览”;

  2.展厅部分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新“八德”为单元,进行布展。“八德”是社科院与国家教委联合,开展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重点课题,在古代“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基础上,给出赋予时代内涵的新“八德”,也是中国家风文化的核心基础,八个“德目”明确的内涵: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个宗族家风文化调查结果,在每个子单元下,选择与该单元最贴合的2-3个家族,对家族渊源、家训、家规和具体的人物故事等家风内容,结合实物进行布展;

  首先将展厅“新八德”单元下的内容,精简提炼,以展板的形式展出。其次是保留“廉洁典范”主题,选取六个与龙岗相关的廉洁人物,初步选定余靖、杨震、张九龄、曾生、叶挺、赖恩爵,介绍他们的廉洁故事;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龙岗除了是客家之地外,还是华侨之乡、革命摇篮,有抗击外敌的光荣传统,历史上涌现了一批志士英模和社会贤达,因此,将原有的“客家群贤”主题展览,更新为这次调查发现的英贤人物简介,使展览更贴近龙岗,提升龙岗的人文价值;

  电子屏中原有“家规家训”内容,主要采用的是河源《家训》一书。这次将馆内调查得到的家规、家训内容进行更新,重新编辑为方便查找的电子版,以电子屏幕形式,方便观众查阅;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好家训、订立好家规、弘扬好家风为重点,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积极引导分公司职工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从自身做起、从家风抓起,达到家风带作风,作风助党风,党风促社风的目的,为达到一流的会议服务机构提供坚实的保障。

  1.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树立家规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周恩来总理“十条家规”为标杆,结合个人实际,家庭实情,从治家、教子、修身、立世方面订立家规,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开展家庭故事视频短片征集活动。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家庭故事视频短片征集评选活动。对活动中选出的优秀作品,协调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展示,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制作刊播主题公益广告。加强设计创意,丰富表现形式,制作刊播一批以“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在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刊播展示,在电子屏幕、广场、公共场所、行政村等广泛传播,推动家庭公益广告走进基层,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思想高度重视。家风是社会风尚的基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家风家训建设,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从我做起,当好标杆,管好家人、处好家事、树好家风。

  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在全系统营造自觉传承、自觉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把这次主题活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认真抓好部署和落实。

  此活动为进一步贯彻关于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道德建设,挖掘、宣传我省的优良家风家训,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深入挖掘好家训、好家风背后主题人物和感人情节。

  征集基本标准:遵守法律、崇尚公德、家庭和睦、忠诚互信、积极向上、精神健康、热心公益,有良好家风或传承优良家训的家庭或个人优先考虑。

  1.具有河南省户籍的家庭及在河南省境内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可免费报名参与本活动。

  2.家庭和睦:家庭成员团结友爱、互亲互敬;忠诚互信:彼此信任,对家庭成员有责任心。

  3.积极向上:生活品位高雅健康,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乐趣,注重家庭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4.热心公益:社会形象良好、邻里关系融洽、热心公益、环保意识强烈、关爱、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注重以优秀的家风感染人,以优良的家训启迪人的主题人物或家庭。

  5.以好家风好家训影响教育家庭成员,在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题人物或家庭。

  征集结束后,由主、承办方联动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并于推广活动后统一召开表彰会,对遴选出的优秀家庭和个人进行表彰。

  申报表可在上下载,材料寄送方式,可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的方式进行寄送,通联如下:

  健康的活动区域余热、污浊气流和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根据铸造与热处理实训模块特点,中心自行设计、制作、安装了通风换气装置,收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良好效果。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大部分实验室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旧实习工厂厂房。铸造与热处理实训室位于中心成型车间西侧,成型车间平面布局示意图见图1,车间厂房宽15m、长48m、高5m,为平层砌体结构厂房,平房双坡顶,结构对称,可以同时容纳三个自然班教学。以前仅靠开窗自然通风换气,随着实习模块内容的不断丰富,热处理和铸造模块先后增设了金相室、硬度室和中频冶炼炉,使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显微镜、硬度计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仅靠开窗的无组织自然通风[1]难以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而且,自然风受季节影响较大,具有多变性,恶劣天气金相室和硬度室不适宜开窗换气。为此,结合现有厂房、实训内容、经济成本等因素,对目前实训室进行通风换气设计改造。

  铸造与热处理实训室有害气体排放区重点集中在如图1虚线框范围,实训室日常接待实习学生分两种情况:

  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课,主要集中在春季学期。学生大面积的操作相对较少,有部分操作由指导教师讲解示范,故此,有害物排放较少,采用以往的开窗自然通风即可满足室内空气的清新。但是,考虑到金相室和硬度室设备的保养,这两个室在恶劣天气不宜开窗,可以通过开门换气。

  金工实习是面向校内相关专业的学生,金工实习一般都安排在5~9月间,以暑期最为密集。而且金工实习时间长,学生操作内容全、面大,故此,有害物的排放量大增,室内空气质量极差,仅靠开窗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体感的舒适度要求。

  ④中频冶炼炉(型号:GW-0.05-100/IJJ)挥发出的有害烟气及大量热量。

  针对铸造与热处理实训室特点,该实训区域约为15 m×24m×5m,有效立体空间1500m3。鉴于有害物排放较集中,而且厂房为平房双坡顶,故天窗排风的自然通风不予考虑。

  经过考察,市场调研,结合训练中心现有资源,我们拟选用国内某通风设备进行自行设计改造。决定采用工位分布风口[2]。自制配件详见表1。

  在热处理区、金相试样制备区、冶炼炉上方分别横向安放一个方型风管,方风管对应每台箱式炉口、抛光机、试样腐蚀区工位和冶炼炉炉口上方均匀设置吸风口,风口高度以不触碰到人体头部为宜,通过竖管接入横向水平方管,然后将各水平排气管道分别接入引风总管。各水平方管间、引风总管间、竖管间均通过钣金工艺联接。联接方式如图2、图3所示。

  考虑教学效果,我们选择了市面上4-72-6A型的低噪音强风风机,功率4kW,风量可以达13300m3/h。根据公式:风机台数=人均换气量(84m3/h)×人数(80人)×考虑设备散热(2)÷风机风量。故此,一台4-72-6A型风机完全可以满足。考虑减少噪音影响,将风机安装车间南侧户外,须加装安全防护罩。

  据测算,在正常开机情况下,换气可达到40次/小时,由于基本是工位排风,污浊气体排放及时,换气效果明显,完全可以满足室内满负荷时人们体感的舒适度需求;低噪音半岛体育,使开启时可满足正常教学要求;综合性能获得好评。

  由于部分配件采用自制,只购买了风机主机,自行安装调试,从原材料到加工安装投入使用,总投资不足1.2万元,不到专业生产厂报价的1/3。利用暑假期间施工,用时三周左右,既不影响正常教学,又节约了经费,对于缓解目前比较紧张的高校经费,具有典范意义。

  铸造与热处理实训室虽非工业生产场所,有害物排放有限,但是室内人员较工厂车间密集的多,室内通风装置可以确保学生和指导教师有个清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通风设计满足节能、环保、健康的要求。

  [1]余季鸣,马亚翔.工业厂房自然通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J].科技经济市场,2007(6).

  [2]周丽平.某热源厂房通风改造实践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5).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规模,高校财务收支规模也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收入等不断增长,而人员支出、教学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增长更快,于是大举借债度日,很多高校都已发生了财务赤字,资产负债率有的可能已达到70%以上。同时,由于高校规模的不断增大,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对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高校财务人员越来越多,高校财务业务活动也快速增长,资金流动越来越大,资金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财务风险的问题已非常突出。

  1.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执行各种财务规章制度的力度及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校在建立校内有关收入、支出、借款、报账、资金管理等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时,没有成熟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作参考对象,大多数时候只能以临时或试行的形式制订一些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经常造成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没有及时跟上学校的发展而存在漏洞。一些部门在执行时有操作困难,也常打球,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另外,内部审计监督体制没有理顺,独立性差,工作不超脱,查出的问题处理力度不够,缺乏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内在动力不足,从而造成监督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事前防范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大打折扣,留下产生财务风险的极大威胁。

  2.高校规模扩大过快,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贷款过多,还本付息压力大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跨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了,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的前途。特别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机。为了培养人才,国家近些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增长很大,特别是对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最大的政策支持,一此高校可以自主扩大招生,一年新生的招生规模有的就超过了前几届的学生总和。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扩张,高校的规模也急剧扩大,征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都有,投入基本建设的资金从几亿到十几亿的不等,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建设资金的需要。因此高校需要从多个渠道筹措资金,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贷款额从几千万到几亿元不等,资产负债率有的超过50%以上,大大高出高校能承受的负债率。银行贷款一般又以流动资金贷款和短期项目贷款为主,因此每年的还本付息压力都非常大。一些高校特别是西部的高校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拨款只保人员工资,生均学费收入又较低,全年收入除去人员工资及日常教学开支,一般没有结余或结余较少,付每年利息都很困难,更还不了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一旦国家金融政策及银行贷款政策有变而紧缩银根,学校资金就有不继现象,财务风险日益显现。

  3.高校财务人员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存在随意操纵资金流的行为,可能产生职务犯罪而存在的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人员忙于日常具体业务多,很少参加正规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放松或忽视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些人自律性差,对会计工作的神圣职责认识不清。特别近几年高校大上规模,对外经济往来多,且基本建设、银行贷款等都是企业有利可图的事,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习惯对部分财务人员造成影响,容易诱使财务人员产生职务犯罪的动机。曾有的高校有财务人员利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上的漏洞,占用学校资金私自放贷给企业或在股票二级市场上炒股,当资金回笼不了或在股票市场炒股失败后,当事人或潜逃或被依法制裁时,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财务风险存在不容置疑。

  1.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健全高校财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宁繁琐细致而勿粗糙,规章制度要装框上墙,要时时学习,要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和完善。其次,领导重视,带头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不能搞弹性制度,对领导就松对别人就紧;同时,完善高校财务开支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财务“一支笔”管理模式,避免财务开支“多支笔”审批的混乱状态,将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的管理,规范到权责统一上来。再次,强化内部稽核,增强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做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同时走。另外,也要有赏罚措施,奖功罚错,发生问题不拖拉,及时查办,及时处理,及时总结,及时出台新规章制度;对任何小问题都不能忽略,尽量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化解财务风险于形成之中。

  2.控制贷款规模,多渠道筹措资金。高校要量财做事,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申请贷款时尽量少做流动资金贷款,多做长期项目贷款,减轻短期内还贷压力。我国一般的高校特别是西部的高校,收入的一半支付人员工资,另一半用于教学日常支出及教学设备购置、图书购置、后勤维持等,基本建设几乎都靠银行贷款。学校资金非常紧张,如果赶上国家金融政策及银行贷款政策有变而紧缩银根,贷不到新款项,就要占用学校正常教学资金还贷,将对正常教学开支造成直接影响。如果流动资金贷款过多,学校短期还贷资金压力更大。因此,学校应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基本建设贷款项目应尽可能做长期项目贷款,如果把期限延至10年以上,对学校来说资金压力明显少很多。另外,国家应该加大对公办高校的投入,特别是基本建设的投入,说到底高校是国有的,所形成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尽快安排专项资金化解高校的巨额债务,减轻高校的还债压力。

  3.加强财务人员再继续教育培训,增强法制教育。高校财务人员队伍配备不足,总体素质有待提高,进行再继续教育培训非常必要,必须通过再继续教育培训尽可能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总体素质。但以往的再继续教育培训方式需要改变,以往再继续教育培训多是走过场,培训内容有时不切实际,培训时也不做硬性要求,不上课也不考试,培训时可来可不来,培训地点一般选在旅游区,明为培训实为旅游度假,培训效果意义不大。因此要改变培训方式,可以像高校培养教师进修一样,财务人员也需要进修机会,可以轮流集中脱产学习,学习内容不但要讲财务,讲税务,也要讲时事,讲政治,特别是要增强法制教育,要让大家有一个强烈的法制意识,减少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系数。

  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进行了概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拓宽渠道、丰富载体,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因此,实现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接十分必要。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风是通过家庭成员长期遵从形成的正确积极的价值内涵。在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是以家风为基础营造社会管理的氛围。从文化传统角度看,良好的家风传承历史,积淀文明,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一种精神记忆,一种精神纽带,其价值观已成为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良好的家风一方面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承载着国家、社会发展的精神追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颇多共通之处。首先,从目的来看,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而家风倡导单个家庭的价值取向。其次,从内容来看,有互通之处。单个家庭倡导的家风建设与国家、社会层面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内容上有共通之处。例如,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等内容,绝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也包含了这些,正是因为众多家庭有类似内容,所以才能总结提炼并升华为整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最后,从过程来看,二者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从形成、培育到践行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家风建设也一样,它是所有家庭成员长时间甚至是几代人形成的独特气质。

  但是,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也存在区别。第一,从性质上看,家风较为重视历史传承,如南北朝的《颜氏家训》传承了千余年,还有司马光家训、曾国藩家训等案例。另一方面,家风也沉淀了较为浓厚的封建思想,如忠君、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新时期的价值取向,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实际国情的产物。

  第二,从覆盖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面“大”,而家风“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与历史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未来发展追求的高度概括。而家风基点较小,它往往体现的是单个家庭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形式上也较为具象,如《朱子家训》中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日常生活的细节问题,所倡导的也是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第三,从内在逻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性强,而家风相对单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大层面。而家训家风建设主要落实到单个家庭层面,内容以家庭单位为主且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尤其突出为“家教”,通过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个体成长环境。

  通过比较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区别,在两者之间建立对接,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在家风的培育中就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和精神文明的具体内涵。要处理好家庭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解决好培育合格家庭成员和国家合格公民的关系,使家风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先进文化方向,使社会充满正能量。

  其次,要坚持“大事着眼,小事着手”的方法。“大事着眼”就是应该以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为引领去培育家风,“小事着手”就是在家庭生活中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着手。

  最后,必须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风在于用好的规范和思想观念熏陶感染所有家庭成员。联系家庭教育的实际,我们在家风培育方面要走出的误区主要有:重视简单的品德说教忽视家风的培育;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重视升学就业忽视培育儿童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等。

  家风建设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载体。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借助家风建设,融入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中去。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小、落细、落实的最有效途径。而家风建设的切口小、立意高,得民心、亲民情,通过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家庭风气,从而带动整体社会风气向善向上。

  汉初天下草创,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黄老之学,实行休养生息,汉代经济逐渐复苏。“黄老之学”即依托传说中的黄帝及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会了先秦各家学说,主张“无为而不为”,强调“循名复一,民无乱纪”。司马谈将其概括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1]。文教政策方面汉初统治者也推崇黄老之学。“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定、颁布和施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策略,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规定了办学总的指导思想,也影响着学校教育的体制、发展规模和侧重点,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纲领性的意义”[2]。汉初统治者推行的文教政策有以下内容。

  汉初统治者废除挟书令,先秦流传下来的古文经籍重见天日、文化传承。开放私学,文化下移,更多人接受教育;学术思想交流,有百家争鸣之遗风。认识到知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这些文教政策对维护封建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群士攻读先秦古籍,尤其是在秦遭受破坏的儒家学说得以保存发展,为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奠定思想基础。

  从汉初休养生息,历经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期,汉代经济殷实。经济充裕必然要求有适应封建大一统国家的文教政策。到汉武帝时逐渐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建议,逐渐将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指导思想,成为培养选拔人才的主要内容,强化思想教育;在中央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成为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垄断学说。

  “独尊儒术”使教育在社会政治和生活中地位空前提高,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当时乃至以后语文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可以说谈汉代的学风,主要是指儒生活经的学风[3]。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等人意见,逐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汉代最高学府――太学,置五经博士,儒家学说成为主要内容,儒学地位空前提高,人才选拔考试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巩固儒术独尊的成果。社会上群士攻读传授儒家经书蔚然成风。

  汉初统治者虽废除挟书令,但先秦古籍遭受浩劫,求书和传授异常困难。但为求真,必须严格强调实事求是,重依据,守师法家法。学术界普遍认为,所谓师法,就是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学;所谓家法,就是指博士或经学大师的弟子对师学的继承与发展,且能形成一家之言,并被学界推崇朝廷认可的经说[4]。正如清朝学人皮锡瑞所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5]。在群儒攻读传授经书过程中,出现师有数家、家有数说的现象。为求真守师法家法尤为重要,是群儒攻读经书、士人入仕为官的考量依据。师法和家法关系密切,同根同源,前后相继推陈出新。守师法家法、重依据,形成严格选师制度、尊师重教、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学风,有利于文化经典传承。

  汉代治经讲学蔚然成风,出现师有数家、家有数说现象,出现今经之争、今古经之争,甚至达到激烈程度,这对儒生辩术提出要求。重辩论有助于儒生融会贯通知识、活跃思维和锻炼口才。讲究辩论不仅说明汉代儒生守师法家法、重依据,而且表现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态度。这对重书面语言而轻口语表达的封建语文教育是一大进步。时至今日,口语交际仍是语文教育重要内容。

  汉代儒术独尊的文教政策属于我国古文教育时期,汉代独特学风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就从语文教育几个重要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来谈谈汉代学风对其影响。

  汉代儒生严遵学风,治学严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使古文经籍一脉相承,影响深远。期间虽有穿凿附会,但不是主流。西汉司马迁主张“好学深心知其意思”,才不至“寡闻”“浅见”;获得事实要 “行万里路”。这一良好学风影响历朝历代,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

  识字写字教学是文教政策实施基础,也是语文教育基础。历朝统治者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即使在秦代也得到极大发展。汉代识字写字教学更加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汉代有草律明文规定: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讽书就是背诵默写),还要用各种书体进行考试。汉代吏民上书错了,尚书令有责任检举揭发。(《说文解字・叙》《汉书・艺文志》)。这些规定,促使大家更加重视识字写字教学[6]。汉代识字写字用的教材叫“篇”,有《仓颉篇》《急就篇》等。在这些教材中,有的书收集的字全备,可作学子识字之用,可供辞赋作者选词炼字参考。有的书中是常用字,字数较少,不求全备,专供学童识字写字之用,还教给一定知识。有的书对象是童蒙,除教识字写字外,还侧重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这些教材的编写方法和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利于祖国语言文字统一、民族共同语形成和普通线.兴办官学和私学,促进识字写字教学发展

  汉代学校有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同时存在私学。私人著书讲学,有先秦百家争鸣之遗风,受众广,束缚少,文化下移,弥补官办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教育中的蒙学教育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蒙学教育教授教材为《篇章》。学子有一定基础后再学习《论语》《孝经》和一些律令文字。学后有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有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为生的。

  伴随中外文化交流,汉代识字写字教材产生深远国际影响。如日本明治年间,日本曾借用我国汉代史游《急就篇》的名称编写《官话急就篇》。

  总之,汉代学风对识字写字教学影响深远,有利于祖国文字统一,民族共同语形成,普通话推广;有利于研究我国语文史、文学史、书法艺术史。扎实、广阔的识字写字教学为汉代进一步推进文教政策奠定基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可以进行阅读学习。

  汉代阅读教材主要有:《孝经》《论语》、五经、诸《子》及其他,都是先秦古典书面语言,和汉代口语差别很大,解决识字和语言差异问题是阅读经典第一步。经师先用汉代书面语言逐字讲解先秦古籍,就是训诂,再整理经义。

  汉儒教授生徒读经,包括几方面工作。(1)断句。先秦古籍没有标点符号,要读懂古籍,就得断句,即句逗。汉代叫句读、句投。(2)正音正读。汉字中有不少形声字、假借字、一字数音或一字一音多义字,都增加读音和理解困难。汉儒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汉读”工作,即做注解释读音。(3)解释词语。这是指导阅读教学的主要工作。为解决阅读中语言理解障碍,经师运用行训、声训、义训等方法解释词语。(4)解释全句、句群、或全章意义。(5)指出语法修辞特点,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汉代守师法家法,重依据,经师在指导生徒读经时做的大量工作是比较可信的。汉代训诂发展促使语文教育家涌现,积累阅读教学经验,指导古文教育,对后世语文教学影响深远。(6)随着阅读教学发展,秦汉之际出现我国最早一部词书――《尔雅》,它是学者篆辑经师讲经的故训汇编,在汉代是一部重要的语文教学专用书。《尔雅》主要解释词语。书中解释词语方法多样,注意创新押韵,力求句式整齐。生徒读此书有助于理解先秦古语意思和语法,为进一步读经打下基础。

  先秦时期知识多靠口耳相传,不利于文化知识传承。古籍经典、先哲智慧久远传承得益于写作教学发展。汉代在继承原有文体基础上,新的文章体裁出现。汉作教学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配合识字写字教学,进行日常应用文体写作;后一阶段和读《经》配合进行,包括各种文体写作训练。如:(1)诗赋类。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是汉赋,尤其是文人献赋卖赋可以得官加爵,激发汉代群儒创作词赋热情。汉赋讲究铺陈、辞藻华丽,以司马相如、扬雄的辞赋为代表。(2)书表笺奏类,包括各种公文和私人书信。(3)颂诔箴铭类,包括各种实用性、议论为主的韵文。(4)论说类,包括各种议论文。还有一种专供考试用的议论文体――策论。这些文体写作训练侧重五经内容和文采。汉代司马迁认为写作要重视内容和文采。扬雄主张辞和事要相称,说话要有验证,坚持正道,不要一昧迎合听者,为文以经为准。这都是汉代学风的重要表现。东汉灵帝时,出现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院――鸿都门学,学生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这对儒术独尊的垄断地位是当头棒喝,教学内容、选拔人才不再局限于五经,有利于解放士人思想、活跃思维和学术圈,有利于祖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汉代学生多模仿前人作品,以扬雄模仿司马相如最为成功。模仿使写作训练不再无从下笔,但缺乏创新,束缚创造能力。汉代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先写草稿,通过自己或经师修改,即加点,这些好的写作习惯值得借鉴。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持续时间长,文人思想自由得到束缚,说话办事围绕着维护封建统治。汉代重视书面写作教学轻视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一大弊端,在语文教育中要注意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齐头并进。

  汉代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有上大课(大都授)、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师生问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自学等方式。这是由于师门学生太多,经师无暇顾及每一位学生。虽有弊端,但积极作用大于不足之处,有利于发挥经师指导作用,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发现问题的空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思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都反映汉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影响。这些教学方法虽距今千年,但对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当今语文教学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

  汉代文教政策归根到底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制定选拔维护其统治的人才选士制度。选士属于政治制度而非教育制度,但它的任务正好与古代教育的基本目标相吻合。选士实际上是“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的保证,教育的直接动机和结果就是要使学生顺利通过选士而入仕为官。这样一来,选士制度就成为古代教育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亦即具有“指挥棒”的功能[7]。汉代选士制度主要是察举制,科目主要有常科。这一选拔人才制度反映出汉代学风――以治经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使孔子“举贤才”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汉代开始获得了制度上的落实。儒家伦理道德和经学造诣成为贤才的基本标准,守师法家法也是一个重要标准。学校培育培养贤才,而察举制度选拔贤才,改善了国家权力分配的机制,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的巩固和发展。三者之间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社会上的儒生广开了进身之路。选士制度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利益驱动。西汉时邹鲁一带流行有“遗子黄金满Y,不如教自一经”的俗谚[8]。然而,察举制在选拔方式和衡量标准上尚不完善,弊端滋生,新的选士制度必然要取代之。汉代察举制度于当时有利有弊,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使汉强盛一时;于后世,留下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要合理公开公平公正,切记沽名钓誉。

  汉代是我国语文教育制度奠基时期,应运而生的文教政策促成汉代独特的学风――以治经为主要内容,守师法家法,重依据,讲究辩论,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地看待其优缺点,立足实践,传承优点,与时俱进,不断改善语文教学,使语文这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硕果累累,大放异彩。

  〔1〕〔7〕〔8〕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3〕〔6〕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