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半岛体育让学生和谐均衡发展

  半岛体育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最近,在教育部对“减负十条”征询意见的背景下,家长、学生、校方对“减负十条”是什么态度?专家又是如何评价?《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丁邦平。

  :我认为,减负政策本身是对的,上述问题的出现,很大原因是教育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对于家长的反应没有作出很好的解读,缺乏宣传的力度。

  一般的家长在认知上普遍存在问题,即家长不认为孩子应该有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家长们认为所有的时间都应该交给学校、交给老师,通过作业、讲解和辅导等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这样做实际上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扩大他的兴趣。

  因此,家长要逐渐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允许孩子有时间、有空间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从学校来说,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指导他课外应该做些什么,同时家长也应该对孩子的兴趣有所了解。

  :“减负十条”作为行政规定,是要解决目前中小学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大多数规定是非常合理的,比如保证孩子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法。目前小学生的体育课不是天天有,这个规定出台,对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减负十条”规定,小学一到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并不是说不要评价,学校的老师乃至管理者也许不清楚这个概念,形成性评价还是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后应教会老师如何进行课堂评价、形成性评价,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老师不会评价的话,只一味地减少考试,这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真正办法。

  再比如“减负十条”规定“不采取百分制,用等级加评语”。我认为一概用等级评价是有问题的。应该加大形成性评价或者学习性评价,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即指出学生的问题,帮助他如何改进这就是形成性评价,老师要学会这方面的评价。我认为,现阶段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还是跟不上。

  “减负十条”规定对高年级不留作业,我觉得要审慎考虑,现在美国的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高年级学生也留作业了。

  为什么有些家长对教育部的减负规定出现情绪?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减负之后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这还涉及到对家长的宣传引导,学校也要同时有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

  减负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和谐发展、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过于简单地规定不考试是有问题的。

  总之,教育部提出的“减负十条”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这只是一个行政命令。这一改革如果要取得好的效果,应该给校长、给老师,甚至给学生家长提供一些专业上的帮助半岛体育,这一点很重要。这一工作要由行政部门组织教育管理部门动脑筋,利用社会已有的专业力量、专业资源创造一个交流平台,去帮助学校、帮助校长、帮助老师、帮助学生以及家长。

  减负之后,孩子的闲暇时间将会增多,这意味着家长也必须拿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这对于双职工父母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个矛盾该如何化解?

  其实,我认为这个矛盾好解决,家长没有时间在孩子放学的时候及时陪伴,那么孩子可以在学校活动,学校不一定要采取补课的办法,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建立兴趣小组,进行科技活动,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之外,还有课外活动,即所谓第二课堂。

  这其中有一个教育观的问题,到底是不是只有学习课本知识才算是接受教育?其实,教育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间也不需要增加老师的负担,只是老师要多留心一点,不是看管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其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我想,这不是一个特别难解决的矛盾,关键是家长和学校要沟通好。比如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校提建议,同时学校也应该理解家长的心情和难处,一味地把空余时间转嫁给家长是不对的。

  有人认为,减负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公共基础教育资源的提供减少了,孩子享受到的教育就越来越同家庭财富挂钩,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对此您怎么看?

  :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因为社会阶层是客观存在的,你无法通过教育使大家削平在同一个层次上,因此也不可能通过学校教育这个途径使教育机会完全均等。

  减负政策的出台是必要的,但不是行政命令就能奏效的,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意味着学校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的硬件、软件大致应该是相同的,这在国际上是惯例。

  我考察过国外的一些小学,它们的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在硬件上没有什么差异。我国目前的问题是,学校分出了三六九等,过去所谓重点学校政策造成了目前小学教育这样一个恶果。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措施到位。但是教育政策调整控制不了高收入家庭为孩子提供好的条件,这是家庭的事情,比如,高收入家庭送孩子去国外参加夏令营,而普通工薪家庭一般就无法做到。家长对这个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关键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