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适合讲给幼半岛体育儿的10+爱国故事

  半岛体育在秋爽怡人的时节里,我们即将迎来祖国72周年华诞。歌如潮,花似海,在开心过节的同时,孩子们的爱国教育必不可少,讲爱国故事则是假期陪伴孩子的最佳方式。

  “少年强则国强”,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铭记历史、正视现代发展,阔步向前,而在这涓涓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的爱国事迹无一不使人动容。小编整理了10+适合讲给幼儿的爱国故事,希望对提升孩子爱国情怀有所助益。

  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的杨利伟,从小没少看过大海,性格也是文弱内向。为了改变他的性格,父亲每年寒暑假都会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去游泳、去看海。父亲的陪伴坚定了杨利伟内心的力量,并激发起他对更广阔天地的向往。

  1983年6月,空军招飞人员在当地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经过严格的选拔半岛体育、考察、体检、面试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最终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空军飞行学院的一名学生。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为空军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996年初夏,杨利伟接到通知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2003年10月15日9时,举世瞩目之下,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飞向太空。而首飞意味着要用生命去探索许多未知的风险。在飞船发射的上升阶段,当杨利伟正承受数倍于自身体重的巨大过载压力时,火箭与飞船产生了低频共振,二者叠加在了一起。至今谈起,杨利伟仍心有余悸。

  短短26秒,却仿佛一生那样漫长半岛体育,他觉得五脏六腑都已被震碎,觉得自己会死,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幸,在26秒后,飞船稳定了下来。作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公民,杨利伟曾在2011年4月末的一次公益活动中表示:“我的梦想,是30年后还能飞行。”这个愿望的前提是国家强大,中国航天事业继续取得辉煌。

  李正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是有机化学与农药化学家,校园里的师生们都称呼他为“南开先生”。“南开先生”是新中国第一批“海归”,当时他放弃优渥条件,踏上波折归途,仅因对祖国的爱。

  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南开大学担任校长杨石先的科研助手,随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那时,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农药研究一片空白,进口农药价格高昂,农民无力负担。个人研究要与国家需求相联结,“于是我由元素有机化学转向农药化学研究。”

  当年国内科研条件艰苦,仪器、设备、药品都没有。1958年,杨石先组织李正名等青年教师进行我国首个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研究。“一穷二白三没有”挡不住年轻人的进取心:他们在南开校园找了几间实验室,熬了30多个日夜,终于完成任务,实现了中国自己的“农药创新”,保障着国人的“饭碗”。

  黄枢原名黄明枢,广东省台山人,林学家、造林技术专家。他一生致力于绿色事业,是新中国群众造林事业开拓者之一,为新中国的林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4月,因需要培养人才,黄枢被选为培养对象,来到解放区河北张家口工作。1947年初,黄枢所在林业组来到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风营风沙区。按原定计划组织5个自然村的群众合作造林,顺利完成任务后,由各村建立了护林组织,加强管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949年2月,冀西沙荒造林局宣告成立,黄枢被指定负责该项工作。当时条件异常艰苦,但是黄枢痛下决心,要在农业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依靠群众,艰苦创业。

  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造林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除了在实践工作中取得喜人的成绩,1986年,黄枢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回到林业部,开始从事造林科技专著的编著工作,继续为林业建设作贡献,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早爱国,男,傈僳族,是云南省盈江县昔马镇团结村红木树村民小组的一名普通村民。他幼年丧母,家里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生活十分艰难。在党的好政策下,建房补助、边民补助、产业帮扶……早爱国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

  2018年开始,村民小组党支部就把他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疫情当前,他表现出忠诚的担当。随着境外疫情的快速蔓延,昔马镇成为“外防输入、守好国门”的最前线。早爱国听从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昔马镇红袖标志愿服务队,每日认真开展三巡三查。白天,他会骑着摩托车绕绕寨子,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晚上,他经常出现在卡点上,看看是否需要帮忙。他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而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敬业的人,却倒在了疫情前线分,在向村民小组工作群发出当天工作照后,牺牲在边境疫情防控的卡点上,年仅34岁,他盈江县委、盈江县人民政府追授为“边关抗疫英雄卫士”。

  青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他的民族身份意识日渐觉醒。初到北京的鲁迅,除了公务,多是在客居的书斋里抄古碑。有一天,鲁迅的朋友、《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访,与他进行了一场看似寻常却具有历史意义的对话。“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这是钱玄同的发问。“没有什么用。”这是鲁迅的回答。“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钱玄同一句看似平淡的建议,开启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促成了《狂人日记》的诞生。这部作品以其对传统认识之深入、扬弃之深刻而产生深远影响。

  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之父”。他不怕困难,坚决回国,即使国内条件再艰苦,仍然不畏艰难,努力进行实验,终于有了如此大的成就。究其获得这么大成就的原因,与他浓浓的爱国之心无法分开。

  2011年暑假,侯长亮来到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尤齐村小学。刚来时,他发现孩子们只有数学和语文两门课程。后来在他和另外几位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又增开了课外阅读、音乐、美术、体育、书法和手工课。不过最让他难过的,是当地学生的辍学率很高。2012年7月的一天下午,学生柳莹过来问他今天去不去她家,如果不去的话,下学期她可能就上不了学了。后来,在侯长亮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后,柳莹爸爸答应了至少让孩子读到初中。三年后,柳莹给他发来消息,说她初中毕业后,就去读学前教育,她想以后回来当一名老师。

  在尤齐村小学支教满两年后,侯长亮准备去广东深圳工作。在那工作的两个月里,他一直都不在状态,攒了三千块钱后,又回到了学校。看到孩子们欣喜的眼神,他心里很踏实,觉得回来的决定是正确的。在此后的两年里,国家开始为这里的孩子们提供营养餐、翻新学校、新建水柜、修路等等。各种硬件设施有了保障,水泥路一直通到了学校门口。

  曾祥乐不是云南盈江县人,却是当地最了解鸟的人之一。他是江西赣州人,大学读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事新媒体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来到号称“中国猛禽迁徙窗口”的百望山观鸟,通过望远镜看到各种猛禽从峡谷中穿过时惊呆了半岛体育,他从此爱上观鸟。

  在盈江县石梯村里,曾祥乐发现,为改善生计,村里靠山吃山,不少山林被破坏,鸟类的栖息地被蚕食。即便如此,村里人的生活还是没能好起来。2017年,在当地党委政府扶持下,曾祥乐和当地的观鸟达人班鼎盈合计,成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观鸟协会,致力于当地的鸟类保护和观鸟经济的发展。慢慢地,挣到“鸟钱”的村民们改变生产方式,不再破坏山林,村里生态慢慢修复,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也来了。

  杨虎城,1893年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他的一生却是为国家奋斗的一生。

  1909年,他成立以劫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陕西民军,投身辛亥革命;1915年参加讨袁战争;1917年任陕西靖国军第3路军第一支队司令;1921年任靖国军第3路军司令。1924年,杨虎城加入;1925年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1927年,杨虎城任国民革命军联军第10路军总司令,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4师师长,后任第17师师长、陆军第7军军长。1930年任第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同张学良顺应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要求,响应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辞职“出洋考察”。全国抗战爆发后回国,随即被囚禁长达12年之久,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立场。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秘密杀害,时年56岁。

  2016年5月,已在国门检疫战线年的陈天晓,了解到国家推出精准扶贫政策后,立刻想报名参加。但当时女儿才满5岁,他担心长期两地分居家人肯定不会同意。让他意外的是,妻子在得知他的想法后表示极力支持。

  于是,带着妻子的殷切期盼与对扶贫事业的满腔热血,陈天晓一头扎到了贫困村——小古村的工作中。2017年,小女儿诞生了,萧翠珍独自一人照顾两个孩子,但她从无怨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陈天晓迅速投身到小古村的防疫工作中,他比平时更忙了,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小古村的养鸡项目遭受重创。在他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刻,突然接到妻子萧翠珍的一通电话,她向爱人提出了一个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带领村民积极参与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以及“广东消费扶贫月活动网上行”等线上推广,同时她还发动周围人一起在微信朋友圈“吆喝带货”,最终协助了30余家贫困户顺利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