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健康基本

半岛体育六月健康小提示来啦

  半岛体育六月初夏,气温升高,天气潮湿闷热,蚊虫孳生,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温馨提示:在关注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还需防范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毒蕈中毒等疾病,以及洪涝灾害和高温作业带来的健康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情在今年2月份平稳转段以后,进入局部零星散发态势,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疫情有所上升,5月中旬以后进入了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多地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散发病例,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二次感染。我省新冠疫情还将处于人群现存免疫屏障和XBB流行毒株传播对峙的胶着期,仍需一定时间降至低传播水平。随着端午节假期的来临,人群聚集性和流动性增强,广大居民在外出旅游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建议规范佩戴口罩。

  1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避免人群聚集。就医人员、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

  2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度锻炼,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维持机体良好免疫力。

  3积极接种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至今尚未感染人群,以及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减轻疾病对机体的伤害。

  4做好日常健康监测,积极主动应对感染。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疑似感染症状时,及时询医;症状轻者要注意休息半岛体育,放松心情,保持良好健康状态;对于老年人、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要尽早就医,防范并发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岁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每年的4月至7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传染性强,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易发生聚集病例或流行。

  1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或消化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2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3儿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切勿上学。

  4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注:EV71疫苗不能预防其它病原体引发的手足口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布病”,主要是与患病的牛羊等牲畜接触、食用未煮熟的患病牛羊肉或饮用未经充分消毒的奶制品而感染发病。“布病”全年均可发病,3-8月为发病高峰,通常由从事牛羊引产、屠宰等导致感染。

  1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奶半岛体育,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锅、烧烤时,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3饲养家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流产、死胎现象,应及时告知畜牧部门进行检疫,同时对其进行隔离饲养。如果检测出是病畜,就应该及时扑杀,以免传染给其他家畜和人。

  4饲养家畜要圈养,人畜分居,避开水源,不要散养和混放。对饲养过牲畜的场所应进行消毒,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俗称“蜱虫病”。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多在6~9天。发病季节集中在4~10月,这与蜱的活动特点及人体暴露机会增多密切相关。人群对发热伴普遍易感,病人多为从事农林业生产的劳动者,或到疫源地的旅行者。

  1减少高危场所暴露。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类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晾晒衣物。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袖浅色光滑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不要穿凉鞋。

  2做好个人防护。蜱虫活跃季节,进行露营、采茶、农耕等户外活动前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靴子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维持保护效果,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的皮肤涂抹避蚊胺、异丙啶等驱避剂。

  3正确处理蜱虫叮咬。一旦发现皮肤有蜱虫附着,不要生拉硬拽。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向上拉动,也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清除蜱虫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如在蜱虫叮咬后的2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请尽快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可能的蜱虫暴露史。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1不采摘: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半岛体育。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2不销售不购买: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

  3不食用: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报,我省每年夏季4~6月集中暴雨。我省三面环山,一面带水,向北开口的地形,对北方南下冷空气进入省境敞开大门,特殊地形对暴雨地区分布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暴雨中心多位于赣中偏北地区。6月将迎来5次降雨过程,汛期暴雨风险高,务必做好防范措施。

  2暴雨步行注意路面井盖,尽量不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不要在大树下、架空变压器下避雨。

  4暴雨驾车应注意道路积水,必须保证视野清晰,防止侧滑、陷车,低速慢行,确保安全。

  5暴雨居家应关好门窗,防止雨水进屋,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若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到安全地方暂避。

  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2应做到大量饮水、适量补盐、饮食清淡、保证能量,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4避免正午时段外出。外出时,应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并涂抹防晒霜。

  5高温条件下作业,或者白天长时间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合理休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