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南宫28(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育儿知识 > 健康基本

半岛体育大咖共解“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密码!第四届天府国际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会议成都举行

  半岛体育5月6-7日,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主办,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研究所、四川省医卫健促会健康管理医学专委会、四川省医卫健促会健康管理护理学专委会承办的“第四届天府国际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会议”,在成都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及近1300名参会代表们齐聚蓉城,共赴这场与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相关的学术盛会,这是近年来全国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健康管理学领域的学术盛会之一,专家学者们在这3天的盛会中,共同探讨健康管理学科建设、质量控制管理、科研实践与技术转化等话题。

  在我国健康管理学科迎来飞速发展的今天,推动健康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打造多维、立体、全覆盖半岛体育、无缝隙的健康管理体系,提供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是中国健康管理学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是承担“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重要责任。

  5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院长杨正林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清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教授,在内的全国百余位健康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

  据主办方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刘玉萍教授介绍,此次会议以“聚焦健康中国战略,共绘学科发展蓝图”为题,内容涵盖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多个研讨话题,以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和维度展现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规划布局、学术成果和发展愿景,亮相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西部速度”。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刘玉萍教授表示,健康管理学科如今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创办“天府国际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会议”初衷,是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学术交流平台,与全国健康管理从业者们共同探讨健康管理机构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全面提升健康管理机构的学科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半岛体育。同时,它也是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能够让专家了解四川健康管理学科医、教、研融合发展的情况、获得专家认可、促进川内健康管理学科提升的重要途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不能做‘井底之蛙’,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刘玉萍教授称,将全国的健康管理专家请到四川来,让川内健康管理机构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学术交流,这既是专家对四川健康管理、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认可,更是川内健康管理机构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杨正林教授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秉承一院多区协同发展,全面推进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以建设全国一流临床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全面推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的举办,将大力推进健康管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全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曾强教授表示,面对新的时代、征程、机遇、挑战,作为健康管理从业者,要负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全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卫生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

  健康管理机构这几年蓬勃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在本次论坛演讲中,刘玉萍教授也提到了健康管理医师和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体系。“健康管理学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学科目录,这就意味着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职称晋升成为一大痛点。”她表示,目前健康管理机构的医师和护理在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时,还是按照临床的要求在进行工作量核定,造成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普遍较少,职称上不去,人才留不下来。

  吸引且留住人才,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刘玉萍教授提到,幸运的是,四川的健康管理医师和护理的职称晋升通道已经完全打开,在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中对健康管理单独做了工作量认定指标,有助于健康管理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推进健康管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谈及健康管理学科人才建设,曾强教授认为,当前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缺乏成熟的学科体系,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建设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热爱健康管理事业的高端人才放能引领学科不断进步,学科体系建设、教育体系建设和高质量科研也都迎刃而解。”

  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除了人才培养之外,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助力。5G时代,科技将为健康管理注入全新的动能。针对这一现状,郭清教授提出:“《533健康管理工程》中的第一个“5”,指的就是5G技术支撑。就是要建立大数据、利用穿戴式设备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撑,实现万物互联,建立个人健康画像,把持续性的健康干预贯穿我们的生活。”在他看来,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赋能,才能够更好地创新健康管理模式,开展精准健康管理,做到促健康、防重病、管慢病,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同样是面对科技的赋能,北京市体检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张静波教授在谈到体检中心智能一体化建设时提到,通过智能一体化体检,不仅有助于提高健康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统一专家意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有所保障。“未来,智能化建设工作中,还要把风险评估的工作做得更精确更仔细,同时不断完善大数收集平台,让更多的健康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利的支撑。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智能一体化体检的服务精准度和服务效率,争取为我们的健康体检客户提供更优质、更有温度、更有效率、更质量保障这样的体检服务。”张静波教授表示。

  会议当天,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健康管理学科专家带来了主题演讲,多名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圆桌论坛。